资讯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特征显著,指数增强私募产品交出亮眼答卷。第三方机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该机构监测到的指数增强私募产品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率达17.32%,平均超额收益率达14.17%;其中,实现正超额收益(跑赢对标指数)的产品占比为94.75%。业绩飘红背后,策略差异与市场环境的深度博弈,共同勾勒出私募行业的新图景。
近期,消费市场频繁传出重要消息,国际巨头接连对汽水、咖啡、冰淇淋等消费细分领域的中国业务收购展现出浓厚兴趣。从KKR收购大窑饮品股权,到多家全球投资机构和中国大型企业洽谈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再到通用磨坊拟出售哈根达斯中国业务的消息吸引多家机构关注,一系列事件将中国消费市场投资置于资本聚光灯下。
富达国际全球多元资产投资管理主管Matthew Quaife认为,中国内地市场浮现投资机遇。新兴市场估值相对偏低,随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的角色转型为全球科技创新者,这一趋势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科技领域的增长潜力。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17时,A股共有1540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674家预喜,预喜比例约为43.77%。其中,略增57家,扭亏193家,续盈6家,预增418家,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业绩整体较为分化。
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上市,连续两日成交额分别高达800亿元和1000亿元以上,交投火热,持续吸金,展现出投资者对“债基+科创”创新品种的强烈追捧。在科创债ETF的强力助推下,境内债券ETF总规模于7月18日达到4945.44亿元的历史峰值,距离5000亿元关口仅一步之遥。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