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我国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国内市场,内需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今年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上半年我国消费市场趋于活跃,发展态势向好。一起来看。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多项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麦尔丹·木盖提介绍,各地从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行政村100%通宽带、90%以上通5G,建成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推动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累计建设农村敬老院超1.6万家。
第二个是“强”,贸易强国建设步伐加快。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有“三大支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贸易强国的“三大支柱”都在不断夯实。第一大支柱货物贸易优化升级。特别是“含金量”“含新量”持续攀升。2024年,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了18.2%,现在出口的好多都是高新技术产品。外贸新业态潜力持续释放,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67%。第二大支 ...
“上半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抗压能力和强大韧性,这种发展态势会得以保持。”盛来运说,最近,不少国际机构和投行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多数机构预测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是这些机构大多不约而同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显示了国际机构和投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到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再到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1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一项项实招硬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二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1,高于2023年和2024年同期水平。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同比增长3.7%。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门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夏粮稳产丰收,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作为餐饮龙头企业,百胜中国连续第二年亮相链博会。自1987年第一家餐厅开业以来,其已在中国超过2300个城镇经营6个品牌超1.6万家餐厅。“这背后依托的是强大的供应链生态体系”,百胜中国供应链管理副总裁陈建平介绍,百胜中国在链博会上首次发布“百胜和羹发展计划”,将协同餐饮业产业链各方,回应消费者需求,创造高质量发展的行业生态圈。
记者17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一种新稀土矿物,命名为“钕黄河矿”。 据悉,日前,“钕黄河矿”命名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全票批准通过。 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其化学成分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钕作 ...
时隔3年多,外币存款余额重上万亿美元。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1.7%,达1.02万亿美元。上半年外币存款增加1655亿美元。 市场人士认为,这既是出口向好带动贸易回款增加的直接体现,也反映出经营主体持汇意愿提升,以避免“高价”换汇、留存外汇用于资金增值或防范汇率风险等。下半年,外币存款余额有望站稳万亿美元大关,延续增长态势。 出口向好驱动 外币存款高增 2021年4月, ...
赵庆明表示,当前美元仍然处于弱势,美元指数未来或还有下行的空间,但在震荡下行过程中会有所反弹,此时非美货币必然要承压。但当前日元汇率还处于被严重低估的状态,美日贸易谈判进入最后阶段,如果能够顺利达成协议,利好之下,不排除日元对美元汇率出现大幅反弹的可能性。
险企对资本补充的需求持续处于高位。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截至7月17日,险企合计“补血”规模已超740亿元(部分境外发行债券规模按发稿日汇率换算,下同)。受访专家表示,未来,随着保险保障需求的持续释放,预计险企对资本的需求整体将保持增长态势,补充资本的方式将更加多元化和市场化。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