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由新能源主导的产业变革,正推动国内车市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超40%,新能源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在新能源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均有较快增长。陈士华认为,新能源车销量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与报废更新叠加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普惠政策密切相关,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交出亮眼成绩单,但业内普遍对下半年市场行情表示担忧。有人认为,由于上半年透支消费,加之政策边际效应减弱,下半年汽车市场可能出现明显收缩,预判全年汽车产销规模大致与2024年相当。但笔者认为,尽管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受大环境影响,增长出现乏力,但在行业创新聚力、配套政策给力、消费释放潜力“三力”叠加作用下,下半年汽车市场将总体保持稳定,部分地区和细 ...
中大型纯电动SUV市场的价格体系正经历一场重构。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车辆定价基本遵循等级制度——尺寸、品牌和配置共同构成了清晰的价格阶梯。然而,随着电动化转型浪潮涌动,这一传统规则被彻底颠覆。小鹏G7不足20万元的定价策略并非孤例,而是标志着一种行业新趋势:别克E5以14.99万~16.99万元的限时一口价入市,并承诺“零自燃”1:1赔偿及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星途星际元ET更是以21.98万~31.9 ...
7月15日,在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目前全球汽车围绕智能化的竞争已全面展开,我国在终端装载率上走在了前列。中国L2级辅助驾驶的渗透率已超过50%,在全球市场中最高。另外,一些新的辅助技术(如泊车)渗透率也在加快提升,泊车辅助驾驶技术渗透率也超过了20%。
智能驾驶公交平稳运行、无人快递车穿街送货、“智驾”私家车驶上高速……智能驾驶正逐步走进市民出行日常。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新鲜体验到实用落地,应如何理性认识辅助驾驶的边界?如何与智能车辆实现安全协同?如何在科技赋能中坚持文明出行?近日,记者走进公交线路、快递配送点等“智驾”试点区域,实地探访智能出行试点的运行现状,解码城市出行中的新变化。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上半年新注册登记562.2万辆。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553.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69.23%。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44.97%。
在云雾缭绕的南昆山与罗浮山,3000名骑手沿着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展开体能与意志的较量。“路况很好,风景也很漂亮,骑起来很舒服。”从广州白云来参加骑行活动的梁女士连连称赞。这条“最美旅游公路”串联起南昆山和罗浮山两座岭南名山,沿途有200多个景点,一路即可与多处美景“奇遇”。
“4S店不兑现承诺,投诉到厂家也没用”“购买了质保服务,但对方说该配件必须是自然老化坏掉,才可以免费维修”……近来,多位车主反映4S店存在质保推诿、前后说法不一等问题。
更加可喜的是,17家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汽车行业一系列整治“内卷式”竞争措施先后落地,无序价格战、账期拖长、虚假宣传等顽疾正在一步步得以纠正,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研发转变。长期以来,跨国车企普遍采用的是“总部主导,中国市场本土化执行”的产品研发模式。现在这种产品规划和定义模式,已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诉求,也缺乏市场竞争力。中国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变革上的突飞猛进,将倒逼跨国车企将全球研发和决策中心向中国转移,通过中国研发团队,快速作出市场反应和技术创新,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进而反哺全球市场。
“综合来看,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延续近年来的高质量增长态势,呈现出‘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并行’的显著特征。”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成为核心驱动力;出口增长动能强劲,结构优化显著;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新高,行业集中度提升;利润承压与技术创新并存。
近日,全球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在其年度行业深度分析报告《2025全球汽车展望》中,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做出了预测。报告称,在2024年销售新能源汽车的129个品牌中,有15个品牌到2030年仍将保持财务活力,占据新能源汽车总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三。该报告还预计,到2025年,中国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将达到67%,而海外品牌的市场份额将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