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以学生为主体、得到全国工人大力支持的反帝爱国运动。 从1919年初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 ...
1920年8月18日午后,美国田纳西州议会大厦的投票厅里,空气仿佛凝固成铅块。当议长第三次念出“是否批准宪法第19修正案”的议题时,年轻议员哈里・伯恩的手微微颤抖——他口袋里揣着母亲菲比的信:“别忘了你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支持女性投票权。” ...
1920年的夏天,毛泽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此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191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上海,在黄浦江边送别两批新民学会会员和湘 ...
1919-1920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前夜,积弱多病的中国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怀揣追求真理、振兴中华的梦想,从黄浦江畔远渡重洋,踏上了上下求索之路。 至1920年底,共有21批近2000名有志青年与 ...
从1919年12月25日到1920年 (闰年)11月28日是339天;从92号到409号是317张报纸———仅仅有22天未出报纸。 可以肯定:这是一张天天出、连星期日也不停刊 ...
当时蔡和森、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也为此奔走联络。 在他们的努力下,1919年到1920年间,先后有20批约1600名中国青年到达法国,他们来自全国19个省,其中以湖南、四川、河北为最多,基本上都是16到30岁的青年,周恩来、邓小平也就在其中。
1919年12月7日,“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陶行知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南高师”)校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规定女子旁听 ...
湘系军阀谭延闿乘机进攻张敬尧,连战告捷,1920年6月,张敬尧退出了湖南,“驱张运动”取得了胜利。 谭延闿号称民国的“政坛不倒翁”,他第三次坐上了“湘督”的宝座,紧接着便面临着“内忧外患”,“内忧”是因为他不肯分权给有军功的赵恒惕,一人大权独揽,引起内部矛盾。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特别是从1919年至1926年,在上海留下了浓重的历史印记。这对于他的个人生涯、对于中国革命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1920年的夏天,毛泽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此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191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上海,在黄浦江边送别两 ...
明信片上的文字透露了怎样的历史信息?这位负责人介绍,1919年7月,毛泽东效仿北京《每周评论》,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胡适对这一刊物 ...
1920年1月10日和约正式生效的这一天,在威尔逊主持下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 凡是在大战中对德奥集团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是国际联盟的 ...
1919年1月5日,法西斯党——德国工人党 (1920年改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慕尼黑成立。 希特勒1919年9月加入德国工人党(后改名为德国国家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