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万亩林海连绵起伏,8月的塞罕坝,翠色欲滴。 60余年前,这里曾是一片风沙漫天、荒凉无人的高寒荒漠。300多名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青年来到这里,将荒漠变林海,缔造了人间奇迹。 如今,一群80后、90后接过接力棒,他们秉持着“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
成为一棵“松”,融入这片林 ——三个年轻人成长在塞罕坝 万亩林海连绵起伏,8月的塞罕坝,翠色欲滴。 60余年前,这里曾是一片风沙漫天、荒凉无人的高寒荒漠。300多名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青年来到这里,将荒漠变林海,缔造了人间奇迹。
中新网 三明8月1日电 (林伯郊 颜志强)盛夏时节,福建省大田县谢洋乡上珍村的万亩林海苍翠欲滴。村党支部书记陈春坦忙着察看去年种植的387亩杉木、木荷长势,规划下一次抚育时间。今年二月成立的“上珍众益林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创新“三联三统”模式,不仅化解了困扰村庄多年的林权纠纷,更让沉睡的绿色资源焕发出新生机。
7月25日至26日,记者随“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丽西藏”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山南市贡嘎县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及拉萨市两岛内河绿色廊道,了解西藏当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举措与成就。
7月25日至26日,记者随“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幸福美丽西藏”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山南市贡嘎县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及拉萨市两岛内河绿色廊道,了解西藏当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举措与成就。
在探索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赢之路上,西藏贡嘎县,走得又稳又好。这座被誉为“雪域之窗”“高原门户”的县城,正以“生态治理为笔,产业创新为墨,交通建设为本”,在茫茫雪域间勾勒纵横,描摹出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图谱。
据悉,今年我省计划开展植树造林80万亩、森林抚育300万亩、封山育林100万亩以上。锚定上述目标,我省坚持任务早下达、资金早安排、苗木早备足、调度早启动、督促早开展,全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56.5万亩、重点区域林相改善6.2万亩,分别占任务的76.8%、101.7%。
从新苗扎根到旧貌焕新,南丰县生态修复工作成效显著。2024年,该县共完成人工造林1.3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9平方公里,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2座,累计修复面积达383.29亩。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作为西藏规模化山体造林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自2022年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近70万亩,造林整体成活率在85%左右。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植绿,如今的南山公园已栽植树苗80多万株,造林面积达4350多亩,昔日的荒山变得绿意盎然。 这片绿意的背后,是像扎西曲培这样的守山人艰辛的付出。
其中,南山造林片区造林面积4358.8亩,栽植油松、白皮松、藏垂柳、山杏等苗木10余种、86万余株。 在北山造林片区,00后西藏姑娘次仁巴西和云南小伙舒岐祥也在为山添绿。 在次仁巴西的印象中,4年前她刚到娘热沟2号片区时,那里“白白的,一棵树也没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岳山林场所在的怀集县蓝钟镇山林被大规模砍伐开垦,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 1974年,怀集县委响应“绿化祖国”的号召,在全省率先成立蓝钟人民公社林业采育场,发动“岳山万人造林大会战”,开展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群众运动。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