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原标题:被异化、退学等最早一批“读经少年”如今怎么样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台湾地区的学者王财贵,建立了一套名为“老实大量读经 ...
读经少年归来 ---徐子生,来自台湾地区,9岁读经,7年“包本”,16岁进入文礼书院,18岁退学。仍在彷徨中努力的他们 “我否定的是野蛮读经的方式,否认的是部分采取这种方式的学堂,而不是诵读经典本身。
20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台湾地区的学者王财贵,建立了一套名为“老实大量读经”的“理论体系”,在大陆宣扬通过全日制读经来培养圣贤。当时,国学热逐渐兴起,“读经运动”很受欢迎。 十多年前,“读经运动”进入高潮,国内涌现 ...
全日制“读经班”隐藏在郊区、民房内,更隐藏在一些人偏执的内心深处。在查处读经班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到底该如何让标准化的义务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更加体现强制性。
在“思远堂”,?走读制学生读经5-6个小时;住读制学生则要读经8-9个小时。 通州“读经”书院,学生每天读经典的时间更长,“我们年龄稍大的孩子夏天每天早上4点起床,冬天则是4点20分起床。 每天孩子们就是在闭门读书。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对小、初、高今年的招生提出一系列要求。 其中明确指出,各地要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
记者问他们读经的情况,一个6岁左右的小女孩骄傲地背诵了一段《论语》。 但问她“能不能明白”,孩子干脆地回答了一句“不明白”。
一、读经自利利人 说到读经,就是在齐声诵经。所谓「经」,即是佛所说的法要;在佛教的三藏典籍中,「律」是佛所制的戒律,属于身口的行为规则;「论」则是佛弟子们对于佛法义理的思辨。读经可以令人生定、发慧;因之,在汉地,不论任何宗派都主张要诵经。即使是我个人所修学的禅宗 ...
站在儒家之外来看,读经问题如今已经只是“读经方法之争”了吗? 十二年前那场读经讨论真的主要只是辩论了“要不要读”、“该不该读”的问题吗? 2004年的读经大讨论究竟说了些什么? 所幸其时未远,纸、电文献历历俱在。
20年前,文礼书院院长、读经运动的发起人王财贵开始宣导一种“通向圣贤”的教育——儿童读经教育。他认为儿童记忆力强,理解力弱,应当趁13岁前尽量多地阅读四书五经等经典。只要打下了经典的基础,孩子的理解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加强,其他知识一学就会,数理化根本不用教 。
这是因为“读经运动”从根本上违反教育规律、违反认知规律,是注定要失败的。 正如主张读经的家长所强调的,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是造成健全人格的过程。 但只靠背诵儒学经典就能造就健全的人格乃至培养出圣贤?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