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峰峰矿区和村镇持续深耕特色种植产业,以巧思与实干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芦笋被誉为“蔬菜之王”,因其营养价值丰富备受消费者青睐。如今,这株小小的绿色蔬菜,正跨越万里山河,将革命老区江西兴国与位于西部边陲的高原小城新疆阿克陶紧密相连,成为两地百姓共同的“振兴菜”“富民苗”。
谁能想到,这片丰收的瓜田,曾是村民眼里的“新鲜事”。王家沟村祖祖辈辈种玉米,从没试过种西瓜。去年,第一书记号召大家改种西瓜时,不少人犯了嘀咕:“没种过,赔了咋办?”见大伙儿犹豫,第一书记索性自掏腰包,承包下两亩地当试验田,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一步步摸索有机种植的门道。
基孔肯雅热防控关键期,一场特别的试验近日在佛山市禅城区进行。当地城管部门在一公园附近,密集种植600株艾草和薄荷以驱蚊。城管部门介绍说,艾草和薄荷皆是芳香植物,其叶片所散发的独特的挥发性气味,对于蚊虫而言,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信号”,因此可以抑制蚊虫集 ...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严焱及其家人用心对阜康阿魏进行培育,终于在经历了长达21年的辛苦种植后,近乎灭绝的阜康阿魏驯化终于栽培成功。 曾经只有两亩的种植面积,如今翻了好几倍,直接扩大到了15亩, 阜康阿魏的植株数量更是达到惊人的33000棵。
高山之巅,产业新芽破土而出!7月30日,在凉山州喜德县阿吼村海拔3000米的国家电网产业帮扶园区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医生”——四川农业大学的唐晓燕教授团队。他们不是给人看病,而是为国网四川电力引进试种的名贵中药材“淫羊藿”现场“把脉问诊”!“唐教授 ...
明水县双兴镇双发村温室大棚内,刘立志正忙着采摘草莓柿子。藤蔓间,橙红相间的果实像一盏盏小灯笼般垂挂,清甜的气息扑面而来。“眼下蔬菜上市,这大棚是我全家的希望,也是乡亲们的‘钱袋子’。”他笑着说。
“去年起,我们先后引进了‘无核荔枝’与‘仙进奉’两个优质品种,目前已试种了600多株荔枝树。”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专家宋洋介绍,现在基地荔枝树长到1米左右高度,首年初挂果荔枝最大达44克,糖度可达17至18度。目前已收获50公斤以上,预计明年产量将有大幅提升。
三忠村立体蔬菜大棚内,地瓜长势喜人。(三忠村供图) 东南网8月1日讯(本网记者 文洁 邹玒 通讯员 徐文托 ...
1 天
人民网健康频道 on MSN粮豆搭配,收入翻倍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种植新品种,用上新技术粮豆搭配,收入翻倍 如果不是自己耕种的520亩农田与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试验农场毗邻,如果没有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科学种田带来的收入增加、效益提升,今年已经57岁、和种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陕西省岐山县凤鸣镇水泊村农民帖宏科,也许不会主动在试种新品、提升单产上投入更多精力与资金。按部就班地在种粮过程中播种、防病、灌溉、收获,也许会成为他一辈子的营生。近水楼台 ...
该基地负责人王学期介绍,今年2月,首次在橡胶林下试种了110亩虎乳菌至今已5个多月。如今,第一批70亩虎乳菌已开始收获,预计产量3000余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收入可达6万多元。剩下的40亩将延期一段时间再采收。
1 天
人民网健康频道 on MSN竹荪喜获丰收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本报讯(王丽红高毅肖立雪报道)连日来,纳雍县张家湾镇二道河村种植的竹荪迎来盛产期,村民们抢抓时节,分时段采摘,及时供应市场。走进基地,放眼望去,一朵朵洁白的竹荪从菌蛋“破壳而出”,形似一袭网纱裙,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在大棚里,忙着采收、分拣、装筐……“这个大棚种植竹荪后,我就在里面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