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关闭 近日,游客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参观。
抵达乌汶府后,记者在找寻疏散边民安置点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接受民间爱心捐赠,扶助被迫离乡边民的援助项目。担任援助项目工作人员的学生告诉记者,项目从一开始就得到爱心人士的积极支持。“所需物品一应俱全,无论是日常用品、床垫、衣服、食品还是其他会使用到的东西 ...
在香港九龙黄大仙区,有一处终年香火缭绕的文化地标——啬色园黄大仙祠。飞檐翘角间,慕名而来的善信及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今年3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就有黄大仙信俗传承人李耀辉。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福建三明,拥有“南方周口店”之称的万寿岩遗址,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这里记载了18.5万年前古人类繁衍生息的悠悠岁月,更铭刻下时任福建省代省长习近平抢救遗址的感人故事。
北京·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还原历史场景增加互动项目,观众络绎不绝。
15日一早,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刚刚开馆,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孩子们趁着假期,在这里体验冰雪运动、了解冰雪装备、探索太空奥秘、学习 ...
炎炎夏日,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里的游客络绎不绝。 单拐村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带一个偏僻的小村落,曾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心脏”。因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在此,游客慕名来“打卡”参观,感受红色文化,了解革命历史。 “我在这里开超市已经16年了,平时参观 ...
6月25日,岛城市区烈日炎炎出现了高温天气,在前海一线由于雾气弥漫气温有所降低,这里的景点人气火爆,游人络绎不绝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使命在心、重任在肩,今后,要让更多来到红旗渠的人,深刻感悟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红旗渠风景区党支部书记林永艺的话语,道出了新一代“修渠人”的心声。2025年,是红旗渠通水60周年,这条“人工天河”不仅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 ...
90年前,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造了“飞夺泸定桥”的奇迹。 泸定桥上游客络绎不绝 (省委宣传部供图) “现在横跨大渡河的,不只有泸定 ...
事实上,在宁波织补“江湖”中,“镇海陈苗云”早已是一块金字招牌,每日慕名而来的顾客络绎不绝。 42年来,她始终在街头,织补岁月万千温情!
2025年6月22日,江苏淮安,夏至时节,钵池山池塘里的荷花却如同一群仙子,亭亭玉立,清丽脱俗。微风轻拂,荷叶轻轻摇曳,荷花随风起舞,粉嫩的花瓣,金黄的花蕊,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让人心醉神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