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文冯海涛画作马新梅笔与墨的交融,锋与韵的喘息,孕育的是精灵,是沁人心肺的幽香!笔的性情,墨的灵魂,是浓淡虚实中溢开的生命奇迹。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边疆万里文化行”活动带着笔墨丹青,将文化服务送到祖国边疆。他们来到祖国陆地最东端的黑龙江省抚远市,为东极文化纪念石碑揭幕,为这片土地送上文化厚礼。
“笔墨里藏着千年的韵味,球场上飞扬童年的活力……”近日,屯溪区阜上社区组织暑托班的孩子们开展了两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先后体验了书法练习和羽毛球课程,在墨香与运动的交织中度过了一个充实而快乐的上午。
石鲁的《幸福婚姻》巧妙地将民间艺术的鲜活气息与现实主义主题相融合,用明快的色彩和生动的构图,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新风尚的蓬勃朝气。这幅作品不仅延续了年画的喜庆传统,更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自由恋爱、平等婚姻的理想通过质朴而热烈的笔触跃然纸上。让我们跟随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蔡亚红的讲解,去感受长安画派的时代特征。
运城晚报讯(记者 李爽)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帮助辖区居民解决看护孩子的问题,近日,临猗县临化社区在辖区开设了暑期公益托管班,教孩子学美术、练书法,让孩子们于笔墨丹青中感受艺术魅力,度过一个多彩而有趣的暑假。
李俊生于泰州艺术世家,深悟吴昌硕“以书入画”的金石精神与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精髓。他以花鸟为基,尤擅紫藤,2023年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紫藤与文明”特展上,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收藏其《春暖》时感叹:“画中紫藤有书法般的节奏美,更透着温暖喜悦的生活气息。” ...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7月23日,渭南市富平县美术家协会组织文艺志愿者,专程前往齐村镇石科村小学,慰问在此开展支教工作的延安大学学生,以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传递敬意与关怀,为乡村教育注入温暖力量。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他的笔墨品格传承文脉、融合南北、汲古开今,他以梅兰竹菊见长,自然雄浑,气韵丰盈,彰显了“笔墨结构”之美,他又擅长画荷,用笔老辣厚重,尽显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他就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立辰。(《大师列传》第五季 20250727 张立辰 道在笔墨 写意精神) ...
“直到来到老年大学,才知道字有大小章法,墨有浓淡变化。”徐友善告诉记者,他的书法老师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每次都将作品带到课堂上示范。作为班长,徐友善把老师写字的过程录成视频,并发到群里,以便同学们临摹。“班里学习氛围很浓厚,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在 ...
展览名称“和平颂”,源自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收藏的一幅经典画作《和平颂》。这幅画以和平、友谊为主题,是由齐白石领衔、14位画家执笔,于1955年为世界和平大会而创作的。作品采用中国传统工笔双钩填色、没骨点染以及小写意的手法,营造出一派欣欣向荣、安静祥和的气息。郭沫若题写的“和平颂”三个大字遒劲有力,向世界传递中国人民向往和平、守护和平的呼声。
生根艺术中心发起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丁目迪组织艺术家们投入创作,三十余幅书画作品融汇时代精神与地域风貌,在笔墨丹青间呈现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的新成果,展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各族人民一心向党、砥砺奋进的新 ...
2024年1月,吕嘉诚成为巴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翰墨传情”公益活动的一名小小书法志愿者。其间,他跟随公益团队走进社区、乡村,为居民书写春联和“福”字等书法作品。有时天气寒冷,手被冻得通红,但他依然认真专注地书写每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