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此外,芭蕉植株高耸,叶柄粗壮,叶面宽大,纷披如伞,被古人视为炎夏消暑纳凉植物。芭蕉叶下亦为抚琴消暑处,明代画家沈周的《蕉阴琴思图》扇面即绘古人抱琴坐于蕉下之景,其题画诗“蕉下不生暑,坐生千古心。抱琴未须鼓,天地自知音”,简要点出蕉下清凉与抚琴之雅。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本报讯(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米赢)把心灵的意象转化成色彩的温度和形象,告诉世界另一个美好的开始和结尾,这是画家马柯且想要表达的艺术思路。2025年火把节期间,凉山知名画家马柯且的油画作品展《心灵景象》在建昌古城术下美术馆开展。“马柯且现在更多的关注点是放在油画民族语言的探索和综合 ...
知名画家、北京城市山水画研究会会长杨留义深耕艺坛多年,始终致力于探索城市文脉的艺术化表达。展览呈现了杨留义以北京中轴线十五处核心遗产要素及其周边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为主题创作的城市山水画作品。
魏景山的人生华彩乐章开始得很早。作为上海美专油画系的首届毕业生,他与陈逸飞、夏葆元被并称为“上海油画三剑客”。34岁那年,他和陈逸飞合作完成油画《占领总统府》,这幅再现伟大历史时刻的巨作让他们的名字写入了新中国美术史。而在此后的漫长的时光里,“剑客”魏景山似乎收敛了“剑芒”。他不刻意寻求观众的掌声,不 ...
列宾这个名字,中国观众耳熟能详。他是巡回画派的核心人物,他的不朽之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曾印在中国小学语文课本上,成为一代人的视觉记忆。现在,列宾的92件油画及素描作品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以“涅瓦河畔的遐思”为主题,通过作品呈现这位伟大的批判现实 ...
当一位画家拿起画笔,开始描绘一座公园的时候,这座城市园林或许正在从传统绘画中象征隐逸理想的林泉高致,转化为普通市民休憩游玩的公共空间。7月29日,上海中国画院推出的“都市林泉”展览在上海程十发美术馆开幕,以独特视角,呈现1950年代“新国画运动”催生 ...
西泠春拍145万斩获明代皇室遗珍!业内估计过亿,书画,版画,齐白石,西泠,绘画,画家,艺术 ...
李俊生于泰州艺术世家,深悟吴昌硕“以书入画”的金石精神与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精髓。他以花鸟为基,尤擅紫藤,2023年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紫藤与文明”特展上,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收藏其《春暖》时感叹:“画中紫藤有书法般的节奏美,更透着温暖喜悦的生活气息。” ...
台中市大肚区成功里居民陈天来,从小看邻居临摹《西游记》漫画,笔下人物活灵活现,让他对绘画产生兴趣。他小时候自学练习素描,退伍后又到广告公司学习手画电影看板,不料学成之际,数位影像与印刷技术逐步取代传统手绘,只好转行,但他「改行不改志」,工作之余仍保持 ...
穿越时空的颜料罐:“国寿小画家”十五周年艺术派对启幕,艺术,绘画,国寿,艺术家,小画家,美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