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近日,“炙烤模式”正席卷全国,当人们纷纷躲进空调房避暑时,位于成都市天府绿道中和湿地公园1号门的一大片花境植物仍然生机勃勃,这正是成都市花木中心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局指导下营建的示范点——“节水型自然生境绿地”。这片自然绿地曾在去年8月到9月份,扛过了约40多天的高温干旱天气压力,如今再度用绿意证明,植物界的“抗旱强者”,从不怕“烤”验! 除了中和湿地公园,在闹市区的公园里,也“藏”着一片“宝藏”满满 ...
20 小时
人民网 on MSN水生生物资源总体恢复向好长江禁渔后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总体情况怎样?中华鲟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现状如何?未来应该如何加强保护?记者1日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庄平等有关专家。
2017年开始率先实施全面禁渔以来,赤水河不同江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稳步提升,整体资源量明显增加。2021—2024年,赤水河累计监测到土著鱼类117种。单位资源量为1.3千克,比2023年上升18.2%。部分珍稀鱼类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长江鲟放流个体监测数量从2023年的110尾增至2024年的399尾,时隔20余年首次监测到鳗鲡。珍稀特有鱼类物种数和资源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赤水 ...
如中华鲟、长江鲟等珍稀濒危旗舰物种保护恢复速度缓慢,还有相当一部分土著鱼保护的关键技术尚未突破。尽管禁渔以来新增监测到36种土著鱼类,但是历史上曾经分布的443种鱼类中,还有99种没有被监测到。
潇湘晨报 on MSN1 天
贵州赤水河见证奇迹:“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实现自然繁殖今年四月,赤水河干流见证生命史诗: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告“野外灭绝”的长江鲟,竟在赤水河干流通过人工选择适宜生境,辅以引流和生态水文调度,首次实现了人工投放长江鲟亲本野外自然产卵并孵化出苗。“这是从人工保种迈向自然种群重建的历史性突破。”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副研究员刘飞言语中难掩激动,“长江鲟野外孵化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水域生物多样性恢复注入强心剂!” ...
暑期中小学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广受关注。最近,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长宁区适存小学暑期不“关门”。 一所小学如何坚持开放办学?学校根据体育场地开放时间向市民开放,与此同时,校园里的“生境花园”招募夏日秘境“小探员”,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大自然,孵化科创小课题。
生境片段化驱动传粉蜜蜂颜色偏好转变: floral color diversity (FCD) 减少对植物-蜜蜂互作的影响 《Biological Conservation》:Declining floral color diversity alters bee color preferences in fragmented habitat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6月27日 ...
受 东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委托, 海南双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对 [HNSD]20250200001 [GK]、东方市海洋生境修复工程项目组织公开招标,现欢迎国内合格的供应商前来参加。
地标生境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第四届中科年货节(2025年)启动会在京举办-陈发虎;张国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标志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宋献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科创中国-地标生境专业科技服务团首席专家兼工作组组长刘闯为新增成员 ...
面积大,是“荷·生境花园”最显著的优点,也是建设之初需要认真思考的难点。 12月25日,程家桥街道举行“同源共筑·映日生荷”——程家桥街道虹桥机场新村“荷·生境花园”开园暨社区参与式博物馆焕新升级开幕仪式。这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