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945年7月26日,当二战的硝烟仍在东方战场弥漫,德国波茨坦的采西林霍夫宫见证了一个决定战后世界秩序的重要时刻。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为日本军国主义敲响丧钟,也为战后国际秩序奠定基石。
法理根基岂容动摇?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归还窃取的中国领土,1945年《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再作重申,而日本投降书更以具法律效力的文书确认这些条款。更具讽刺意味的是,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第三条明载"日方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立场",1 ...
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第三天,观影人次突破1000万,票房超4亿元,热度和口碑持续走高。这部聚焦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细节展现了那段沉重的历史。例如,日军从明城墙上撬下城墙砖的情节,反映了1938年日军从中华大地标志性建筑上强行掠走238块石材的历史事实。影片中,周游饰演的宋存义举起城墙砖砸向侵略者的瞬间,凝聚着一个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 周游表示,这个人物最后喊“中国必胜”那一刻时,展 ...
7月24日,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主办“纪念波茨坦公告发表80周年研讨会”,与会德国各界人士表示,《波茨坦公告》的发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对当今各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8月15日,日本宣布正式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时,日本承诺“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其继承者忠实执行波茨坦公告的各项条文”。
1945年7月26日,一份决定战后世界格局的重磅文件在德国波茨坦诞生——《波茨坦公告》。它敲响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丧钟,也画下了战后秩序的蓝图。80年过去,当我们重返历史现场,翻开尘封档案,探访当事国家,发现这份公告远非故纸堆,它的回响至今振聋发聩。01 ...
记者·世界·《波茨坦公告》发表80周年,德国:历史与法理的见证。
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亚洲处处长纳迪亚·查拉比强调,在全球多极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欧洲国家应重新审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视角。世界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新兴国家正提出各自对国际秩序的愿景,这些声音值得欧洲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国必须以平等而非说教的方式彼此交流,这不仅是对过往历史的回应,更是对未来和平与合作的承诺。
在电影《南京照相馆》中,一名侵华日军用刀卸下一块南京明代城墙砖,企图运回日本,用于建造“八纮一宇“塔,最终却被视死如归的中国守军用这块城墙砖反击。现实中,这座高36.7米的“八纮一宇“塔于1940年完工,至今仍矗立在日本宫崎县。塔的基座使用370多块 ...
本报记者 刘 赫 ...
日前,台对外交往部门负责人林佳龙窜访日本,期间与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成员见面。对此,外交部、国台办接连表示严正抗议和坚决反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 ...
近日,台对外交往部门负责人林佳龙访问日本,并与日本自民党成员会面。对此,外交部和国台办表达了严正抗议和坚决反对。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必须强调,今日中国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希望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分子停止“倚外谋独”的幻想。 历史上,日本曾窃取并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台湾政客为谋求“独立”政治私利,竟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并主动接近日本,这种行为尤为恶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