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956 年,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受邀在法国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赛努奇博物馆举办个展,并打破不出席自己展览的传统,偕夫人徐雯波一同来到巴黎。在此期间,他希望能与自己仰慕已久的毕加索见面。
毕加索在1949年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的《和平鸽》,早已成为跨越国界的符号。现场的“和平鸽”装置巨大而灵动,线条简洁而流畅,柔和的光线洒下,仿佛下一秒就要展翅翱翔。
毕加索读到了塞尚艺术中的变形与空间感,马蒂斯则欣赏塞尚的用色和他结合图案与背景的能力。 他们还从保罗·高更(1849-1903)的绘画和木雕中 ...
如今,释永信的形象在大众眼中,已经远离了佛门高僧应有的慈悲与安详。虽然他依然披着袈裟,但那种沉静、温和的气质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峻甚至带有阴鸷感的眼神。令人不禁感叹:这样的眼神,真的是一位得道高僧该有的吗?
水墨画在中国,某种程度上已经家喻户晓。笔者发问它的“去与留”,似乎杞人忧天。其实不然,对当代水墨画的关注,一直是美术界此起彼伏的话题。20世纪90年代初期,画坛针对吴冠中先生关于“笔墨等于零”之说展开的争论,其关键也涉及对水墨画艺术内涵、形式与命运的 ...
6月15日,“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品源自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这些作品流传有序,大多来自 ...
来源:美术报张大千和毕加索被西方媒体褒奖为“分踞中西画坛的巨子”。1956年夏,张大千在法国尼斯港拜访毕加索,他们共进午餐,切磋画艺,互 ...
西方艺术家在中国能家喻户晓的,估计除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另一个则算是毕加索。早在1910年代,毕加索的名字就已传入中国,并逐渐成为 ...
毕加索的雕塑《女人的上半身》。 用医学X光片来透视毕加索的作品,以此揭开大师鲜为人知的密码?!这听起来十分离奇的事情,却在今年的上海 ...
20周年庆恰逢毕加索逝世50周年,为此,西班牙和法国政府首次携手,联合庆祝毕加索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马拉加毕加索博物馆为这个“双禧年”,在今年5月推出西班牙第一个以毕加索雕塑为主题的大型展览《雕塑家毕加索 物质和身体》 (Picasso escultor.
毕加索:如果把东西方绘画比作一块精美的面包,那么西方的不过是面包的碎屑 1956年5至7月,应巴黎现代艺术馆馆长乔治萨勒的邀请,57岁的张大千 ...
毕加索(Pablo Picasso)这个名字可能人们并不陌生。这位西班牙20世纪最著名的画家可以说是现代艺术的鼻祖。 然而,朵拉·玛尔(又译多拉·玛尔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