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炎炎夏日,孩子们的创作之旅如火如荼地展开。7月29日上午9:30,《小星星》少年作家研学班(第二期)在江西省博物馆门口正式启程。小营员们在小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充满自然奇迹的世界,开启了一段独特的博物与文学交融之旅。 第一站是“湖泊·生命·呼唤:贝林捐赠动物标本暨鄱阳湖自然生态展”。走进展厅,孩子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微观的自然王国。数百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标本,犹如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 ...
宣讲后,刘建萍现场向大家演示了碾米的过程。随着机器启动的低沉嗡鸣声,金灿灿的稻谷被倒入进料口,坚硬的稻壳在机器的运转下被层层剥离。当洁白的新米从出米口缓缓流淌出来,孩子们忍不住发出惊叹,纷纷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触摸这温润如玉的劳动结晶。
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30日电(记者王卓伦 路一凡)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研究人员近日成功“复活”了两株约80年前收集的植物病原真菌样本,为研究现代农业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长期影响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构建更可持续的农业体系提供依据。
7月29日,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主持召开入湖污染源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检查太湖治理工作时的有关部署和批示要求,围绕实施好近期无锡市政府太湖治理座谈会布置任务,加强追根溯源、源头治理,坚持标本兼治、湖岸同治,动真碰硬推动太湖水质持续改善、稳定向好。无锡市代市长蒋锋,无锡市领导许峰、马良、张镇、张 ...
化石是揭开生命演化奥秘的一把钥匙。来到地大逸夫博物馆,仿佛置身在一座古生物化石宝库中。 这里珍藏着藻类、软体动物、腕足动物、两栖动物等三十几个大类,几千种属的植物、动物化石。
作为首家被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博物馆,也是自然类地质科学专业博物馆,地大逸夫博物馆,收藏了超过4万件地质标本,陈列着近3000件(套)古生物化石、岩石、珠宝玉石和矿石。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记载着地球科学的奥秘,见证着自然与生物的传奇 ...
中新网 昆明7月29日电 (时文枝)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8日消息,该所团队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发现东亚最早的蜥脚型类恐龙,命名为吴氏武定龙。该项研究成果于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报告》上。
魏江春是中国地衣学科的开拓者。从零起步,他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地衣标本室,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衣型真菌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基本生物学分析,从中发现大量抗逆基因和“沉默基因”,并破解其激活机制;他提出“沙漠生物地毯工程”,为治沙提供新路径。魏江春推动中国地衣学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