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8月18日,中欧班列(深圳)迎来开行五周年。随着一声汽笛响起,满载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深圳)从深圳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驶出,前往俄罗斯。 近年来,中欧班列(深圳)的运输规模、线路、时效保障等通道能力持续增强,现已开通27条常态化运行线路 ...
近年来,中欧班列(深圳)的运输规模、线路、时效保障等通道能力持续增强,现已开通27条常态化运行线路,覆盖德国杜伊斯堡、捷克布拉格、意大利米兰、俄罗斯莫斯科等47个国家及地区,成为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互联互通互惠的重要载体。
南都讯 8月18日,中欧班列(深圳)迎来开行五周年。随着一声汽笛响起,满载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深圳)从深圳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驶出,前往俄罗斯。
凭借国际物流大通道的物流优势,重庆从内陆腹地跻身开放前沿,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正不断提速。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近3000列,运输货物超20万标箱。截至目前,已开行线路50多条,覆盖欧亚各国的120多个城市。
8月18日,中欧班列(深圳)将迎来开行五周年里程碑。这趟被誉为“黄金列车”的跨国班列,已累计从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开行878列,运输货物超8.5万标箱,货值突破30亿美元,27条线路连接、辐射德国杜伊斯堡、捷克布拉格、意大利米兰等47个国家及地区 ...
记者从深圳市深国铁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获悉,五年来,班列已累计从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开行878列,运输货物超8.5万标箱,货值突破30亿美元。 据悉,中欧班列(深圳)已累计服务企业超7000家,不断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家居用品、鞋类等商品运往班列沿线国家及地区,同时带回班列沿线国家及地区的优质产品,构建起双向贸易通道。
中欧班列 (深圳)的发展还将迎来新的利好。依托其始发站“深圳平湖南铁路货运站”建设的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将于年内建成投营。该项目是全国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重点工程之一,目前正在进行建设的项目二期智慧化物流综合体,总建筑面积达85万平方米,施工内容包括新建13栋物流仓库、4条运输坡道及2条运输通道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公铁海”多式联运中心。
大湾区经济网深圳讯(编辑 徐玲) 8月18日,中欧班列(深圳)迎来开行5周年。五年来,这趟被誉为“黄金列车”的跨国班列已累计从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开行878列,运输货物超8.5万标箱,货值突破30亿美元,构建起27条线路连接、辐射47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物流网络,为超过7000家企业提供了稳定高效的双向通道服务。
8月18日,中欧班列(深圳)迎来开行五周年里程碑。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首趟“湾区号”发车以来,这趟被誉为“黄金列车”的跨国班列,已累计从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开行878列,运输货物超8.5万标箱,货值突破30亿美元。27条线路连接、辐射德国杜伊斯堡、捷克布拉格、意大利米兰等47个国家及地区,为超过7000家企业提供了稳定、高效的国际物流双向通道,成为深圳向世界展示开放活力与发展韧性的重要窗口 ...
中欧班列(深圳)开行五周年累计货值突破30亿美元,覆盖47个国家,开行878列运输8.5万标箱。27条线路连接德国杜伊斯堡、意大利米兰等地,服务超7000家企业,成为深圳国际物流核心通道。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本报武汉8月18日电(次少杰周凯丁旭)8月13日10时45分,随着一声风笛长鸣,编组55辆、装载着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75063次中欧班列(武汉)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开出,经阿拉山口出境,开往德国汉堡、杜伊斯堡。这是中欧班列(武汉)开行的首趟零碳绿色班列。
5年来,中欧班列(深圳)的网络布局从最初的1条线路,增加到27条,覆盖欧亚主要货源地,发运货值连续5年实现增长。尤其是在疫情导致海运中断、苏伊士运河堵塞、红海危机等特殊时期,中欧班列(深圳)以稳定运力保障国际供应链畅通,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