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3 小时
一点资讯 on MSN科学家攻克离子温度测量难题,自由电子激光技术成关键支撑将黄金加热到快 19000℃ 竟还是固体?近日,来自美国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的研究人员在超快加热条件下进行了极限实验测试,并通过高分辨率非弹性 X 射线散射直接追踪到了晶格温度。 他们将金样品加热到超过其熔点 14 ...
马库斯·格雷纳与伊曼纽尔·布洛赫、蒂尔曼·埃斯林格一起首次在超冷原子光晶格中实现玻色子哈伯德模型,并直接观测到超流态-莫特绝缘体相变,验证了强关联量子多体系统的关键理论预言。他开发了高分辨率单原子成像技术,在费米气体中实现并探测哈伯德模型,为研究高温 ...
11 小时on MSN
在安徽合肥,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于近日揭晓了2025年度“墨子量子奖”的获奖名单,三位量子模拟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荣获此殊荣。 获奖者分别是来自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及慕尼黑大学的伊曼纽尔·布洛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蒂尔曼·埃斯林格,以及哈佛大学的马库斯·格雷纳。这三位科学家在量子模拟领域的研究成果,为量子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025 年墨子量子奖的国际评审之一、量子模拟领域的理论先驱 Peter Zoller 表示,这个实验不仅突破了量子物理学的基础科学研究,还为量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通过精细调控光晶格中的超冷原子,实现了从超流体到莫特绝缘体的量子相变。这个过程模拟了强关联材料中的重要现象,而经典计算往往无法描述这样的复杂系统, “ 开创了一个新的量子模拟时代 ” 。
“墨子量子奖”已经成为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奖项。2019年度获奖者安东·蔡林格(Anton Zeilinger)获得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18年度获奖者戴维·多伊奇(David Deutsch)和彼得·绍尔(Peter ...
量子模拟领域的三位科学家,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慕尼黑大学伊曼纽尔·布洛赫 (Immanuel Bloch)、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蒂尔曼·埃斯林格 (Tilman Esslinger)、哈佛大学马库斯·格雷纳 (Markus Greiner),获得上述奖项。
“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于2018年成立。基金会设立“墨子量子奖”,通过广泛邀请提名和国际专家评审,遴选和表彰国际上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与模拟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墨子量子奖”的每位获奖者将获得125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和一枚金质奖牌。
7月29日,在著名数学期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Mathematical Society (JEMS,欧洲数学学会杂志) 上,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的罗森平与香港中文大学的魏军城合作以“On minima of ...
阿基米德晶格作为由规则多边形构成的均匀密铺体系,包含11种晶格类型,其中ML、SSL、trellis、ruby和star等5类含三角形的晶格均具备几何阻挫潜力。
研究团队提出了“MOF模板”策略,基于Zr-MOF配位模板,利用Zr簇不饱和配位节点的导向作用,成功合成了多系列高度有序的单晶多孔超晶格框架。 在不同三维Zr-MOF框架内,原位限域生长的金属卤化物与MOF模板晶格精准复合,成功制备出多维度的单晶超晶格框架。
此次研发出的锶光晶格钟完全满足了2022年第二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关于2030年开展时间单位“秒”定义变更时对光钟性能的要求,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光晶格钟性能(频率稳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优于2×10-18的国家,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光钟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常宏研究员带领的锶光钟团队成功研制出频率稳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均优于2×10-18的锶光晶格钟,将时间精度提高到160亿年不差一秒,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光晶格钟领域的研制水平已步入世界领先行列。为实现这一超高精度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