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泰勒·柯勒律治是英国诗人和评论家,1772年生于德文郡。他9岁丧父,10岁到伦敦一所学校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形而上学。 在孩提时期,柯勒律治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 他在独自玩耍时,总是设想自己是读过的书中的人物,是阿瑟王、是哈姆雷特,是鲁滨逊等。 他时常烦躁不安,为别的男孩蔑视他而大动肝火,他在受到别人宠爱时也很容易激动。 柯勒律治的情绪是高涨的,因为他生活在遥远的幻想世界里。
中新网 上海7月14日电 (记者 樊中华)14日,纪念金岳霖诞辰130周年暨冯契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下称“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幕,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近百名哲学领域学者将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就金岳霖与冯契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哲学的演进与创新等展开充分探讨。
你是否曾疑惑,那些看似深奥晦涩的哲学概念,如形而上学,究竟有何意义?它们是思想的固化,还是智慧的结晶?近日,著名教授吴国盛的研究聚焦于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及其对形而上学的理解,引发了新一轮关于这一古老哲学领域的热议。让我们一同跟随吴教授的视角,揭开形而上学的 ...
康德(1724年-1804年)的名言“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200多年来一直为世人的精神世界提供着智慧启迪。作为著名哲学家,康德深受人们景仰,但学界对于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是如何从最初研究“人能认识什么”这个典型的形而上学主题转移到对人类现实生活的关怀并提出“人能 ...
作者:谢裕伟(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形而上学”这门学问在其创建之初就居于“第一哲学”的地位。作为一种对自然世界进行根基式研究的学问方式,它被赋予为哲学的其他部门甚至为其他学科提供深层理论基础的任务。在西方思想自古希腊以来直至康德所处时代的两千多年历史中 ...
《走向语言学之后:当代形而上学的重建》,邓晓芒 著,商务印书馆2024年1月版。 一大批“解构主义”的英雄成了当代学术明星 卡尔维诺在其小说 ...
《走向语言学之后:当代形而上学的重建》,邓晓芒 著,商务印书馆2024年1月版。 一大批“解构主义”的英雄成了当代学术明星 卡尔维诺在其小说 ...
深度自从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提出批评之后,批判形而上学成了西方哲学界三百多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潮。后现代哲学是这一批判浪潮的最高阶段 ...
历史形而上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中国哲学的传统形而上学思想。 在中国传统形而上学的逻辑系统中,道—命概念的提出塑造了价值本原,心—性理念的设定凸显出主体导向,事—物范畴的运用绘制着实体表象。
再换一种形象来说,形而上学并不是知识大厦的一部分,而只是脚手架,但没有这些脚手架,房子就造不下去。 我们甚至可以说,形而上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转变为“形而下学”亦即物理科学——但这当然不是就像在康德以前有可能出现的那种转变。
中国古代的形而上学,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有3个概念——道、理和心。 这些概念,在我们今天的思想和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