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更具创意的是他发明的"糯米三合土加固法"。修缮唐昭陵时,这位巡抚自掏腰包购买糯米,调制成古代混凝土修复阙楼基座。这种工艺直到20世纪70年代修复西安城墙时仍在沿用。
1 天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云冈石窟的御笔与晋商的崛起之路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第6窟窟门康熙御书“庄严法相”300多年前,云冈石窟第6窟的窟门前,曾悬挂着一块康熙帝御笔亲题的“庄严法相”匾额,意指佛像殊胜圆满有令人敬畏的身容相貌。鲜为人知的是,康熙帝此次巡幸云冈石窟,竟与后来晋商的崛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清康熙35年(1696)早春2月,武州塞的冰雪尚未化尽 ...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太师府弥漫着苦涩的药味。弥留之际的张居正忽然睁眼:“取我辽东舆图来!”当长子展开泛黄的地图时,众人发现某处关隘旁有行蝇头小楷——正是顾璘四十年前的笔迹。
清朝官场中有个极具反差的职位「提督」,虽然挂着一品头衔,官阶高于总督,却几乎没有实权,日常工作还得看巡抚、总督的脸色,甚至连向皇帝奏报的资格都没有,沦为空有虚名的閒差,堪称清代最窝囊的官职。 根据 《搜狐网》 ...
此次“台湾建省及首任巡抚刘铭传抚台140周年”系列活动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安徽刘铭传研究会主办,安徽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台湾办公室中联国兴书画院、北京海华归画院协办。(苏诗淇、林婷) ...
刘铭传(1836-1896),安徽肥西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885年台湾建省后,刘铭传作为首任巡抚,以“抗法保台”的赤胆忠心、“肇基台湾”的远见卓识,开创了铁路、电报、邮政、新式学堂等多项先河,为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刘铭传,1885年担任首任台湾巡抚,任内修铁路、建学堂、办电讯,开启台湾近代化建设先河,其保台建台的壮举与爱国自强的精神,成为两岸同胞共有的历史记忆与精神财富。
中国台湾网7月16日讯 近日,海峡两岸纪念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140周年大会在合肥举行。安徽省委常委张西明,台湾新党副主席、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林易陞,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孙广星,安徽省暨合肥市有关单位和部分高校负责同志,台胞代表、刘氏宗亲等约300人出席。纪念活动由安徽省台办 ...
清乾隆御赐湖南巡抚蒋溥石碑 长沙博物馆供图一方碑,一段史。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湖南长沙主会场活动中,长沙博物馆发布了清乾隆御赐湖南 ...
安徽省刘铭传研究会会长、刘铭传第五世嫡孙刘学宣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刘铭传作为台湾首任巡抚,对台湾的抗法 ...
《锦囊妙录》里的刘巡抚看着很眼熟,他曾是古装男神,戏外娶美女演员为妻 娱情派 2025-01-25 22:08 发布于 江西 + 关注 ...
1893 年九月十五日邵友濂调署湖南巡抚的当天,唐景崧“以福建台湾布政使署福建台湾巡抚”。 同沈应奎护理福建台湾巡抚一样,唐景崧署理福建台湾巡抚都是代理职、都不是实职,他们的实职都是“福建台湾布政使”。 以上情况相当有趣,护理和署理有何区别?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