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说起三国后期那阵子,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都是轰轰烈烈地出去,最后往往因为粮草接济不上,不得不撤兵回来。反观魏国呢,不管是抵御诸葛亮的进攻,还是后来主动去打蜀国、吴国,好像从来没听说过因为粮食不够而发愁的。这背后啊,其实 ...
人民网 on MSN9 天
一个王朝的背影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前上营堡全貌本报记者郝莹玉通讯员安海张家口蔚州向有“八百庄堡”之说。八百庄堡中,又可分为民堡和官堡两类。顾名思义,民堡是由民间力量修建而成,出于防盗防匪的目的;官堡则由朝廷修建,州府之下的庄堡,主要用于屯田戍边,也称军堡。蔚州早期 ...
原标题:河西走廊水利遗产调查记③|邂逅“年羹尧” 张景平(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2024年7月起,甘肃省水利厅信息中心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合作,启动甘肃省首次水利遗产调查。作为全国范围内首个由高校历史学人负责技术工作的省级水利调查活动,甘肃省首次水利遗产调查变 ...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古时候,粮草的供给对于战争胜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军队的实力多么强悍、人数有多么可怕,缺少足够的粮食就注定会溃败,诸葛亮早期北伐中原之时就是因为粮草供应不上而被迫撤退,长平之战中赵括率领的军队同样因粮草不足而自行溃败,最后几乎被秦 ...
他想到了汉代的屯田,并于196年颁行《屯田令》,正式开始大规模实施屯田。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西汉屯田分为军屯、民屯等,相应制度也逐渐完善。西部地区的屯田最初为军屯,即驻防士兵平时务农,战时出征。屯兵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均由 ...
公元123年,班勇被任命为西域长史,率500人屯田柳中(今鄯善县鲁克沁镇)。 汉朝在各地设立屯田点,进行屯田开发,凡有驻军之地,便有屯田作为经济保障。 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这枚东汉“司禾府印”,证明此地就是当年东汉屯田的一个区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全文共4315字 | 阅读需9分钟谁也不会想到屯田制度会是压死曹魏的其中一根 ...
综上,知蜀汉屯田必在建兴七年前,且建兴六年(228年)时诸葛亮出兵北伐,令赵云、邓芝为疑军,此时应无时间进行屯田,故又可上推两年,恰好是出屯汉中之时,张泽咸所言应为确论,诸葛亮正是为了北伐,才在汉中屯田一年,惜铩羽而归。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分享了魏国屯田制度的发展状况和制度特征,同时也对屯田官员系统有简单的认识。其实相对于魏国大张旗鼓且不断调整的屯田制度,吴国对农业也比较重视,而蜀汉却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屯田上。另外,屯田耕种急需水源,所以各国水利也是三国时期农业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