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丛日云曾说“所谓文明,说到底就是政治的文明”。而所谓文明的政治——在国家层面,它体现为有限政治,如分权制衡、立宪主义;在经济层面,它体现为市场经济,如保护产权、交易自由;在个人层面,它体现为个人主义,如个体自由、个人本位;在社会层面, ...
哈耶克认为,在社会和经济运作中,要运用大量的各种情势知识(the knowledge of the circumstances),这些知识可以分为不同时空下的知识(the knowledge of th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of time and place)和不同行业的知识(哈耶克延伸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认为劳动分工的背后是知识分工①)。而这些知识并不是一种科 ...
哈耶克一生的学术贡献,浓缩在两本代表作中:《通往奴役之路》和《自由秩序原理》。 在人类社会最近200多年发展史中,仅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而言,有四部著作影响了人类社会,分别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
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潮,以赛亚·伯林管它叫理性主义一元论,有时候叫乌托邦式的完美社会,有时候叫自然科学对哲学的僭越,并提倡消极自由和多元;卡尔·波普尔管它叫封闭社会,是开放社会(自由社会)的敌人;哈耶克叫它为建构论理性主义(建构理性者认为人类有用的东西, ...
我很少写哈耶克。 这倒不是说哈耶克不重要,恰恰相反,无论是在经济思想史还是在更为一般性的社会科学思想史中,哈耶克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 ...
我很少写哈耶克。 这倒不是说哈耶克不重要,恰恰相反,无论是在经济思想史还是在更为一般性的社会科学思想史中,哈耶克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之所以很少写,只是因为哈耶克的思想很难驾驭。我想这不仅是我个人,而且是绝大多数阅读哈耶克作品的人,都会有的一种感受。 至于造成这种 ...
哈耶克 哈耶克的思想影响 哈耶克对于20世纪思想的两大核心问题做出了独到的解释和批判,他的思想本身也在20世纪遭遇了波澜起伏的命运。 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后来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但在1944年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他的观点在思想界位于边缘的位置。
哈耶克自1945年起写下的一系列自传笔记,构成了《哈耶克论哈耶克》一书的主体。 这些笔记勾勒出20世纪3、40年代,哈耶克思想于辗转欧陆与英美的 ...
哈耶克在1937年的《货币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稳定》一书中,直接拒绝了自由银行的可行性,他虽然承认有公共选择的问题,但没有将这些问题纳入货币 ...
哈耶克的影响,绝不仅因为他与凯恩斯的世纪大战,以及成功预言苏联命运的先知式存在,而是他的思想与洞察,在其去世31年后的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更加重要,韦森老师在《重读哈耶克》中,总结了哈耶克之于… ...
经济学大师不是殿堂里的神像,经济学也不是枯燥的学问,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学知识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决定着你的判断和选择。了解经济学大师和他们的经典理论是普通人步入经济学殿堂非常好的路径。本书作者从亚当·斯密、凯恩斯、哈耶克等50多位经济学大师入手,选取他们有趣、畅销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