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京报网 on MSN17 小时

咬文嚼字说“矫情”

“矫情”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真要问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恐怕很多人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有人说矫情就是“作”,有人说矫情是“假惺惺”,还有人说矫情就是“明明没那么严重,非要搞得像天塌了一样”。其实,矫情比这些解释更复杂,它像一种微妙的人际关系病毒,不知不觉间影响我们的言行,让周围的人感到不适。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矫情”这回事,看看它到底是怎么来的,有哪些表现,又会带来什么麻烦,以及如 ...
京报网 on MSN1 天

咬文嚼字说“敬畏”

“敬畏”这个词,我们常常听到,但真正理解它、实践它却不是每个人轻而易举能够做到的。一个人若没有敬畏之心,轻则犯错不断,重则酿成大祸;而若能真正懂得敬畏,人生反而会走得更加稳健、从容。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敬畏”二字,看看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让它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盏明灯。 “敬”最早在甲骨文里像一个人弯腰拱手,微微低头,对着面前的高处行礼,那高处可以是一尊神、一位长者、一条规矩;“畏”呢,金 ...
潇湘晨报 on MSN3 天

咬文嚼字说“理解”

理解如同光线,既能照亮他人,也能温暖自己。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中写道:“本质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清。”真正的理解正需要这种心灵的视力。从庄子的“鱼乐之辩”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东西方智者都认识到理解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理解他人需要开放的心态、敏锐的感知和持续的对话,它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养。当我们以理解之眼观世界,世界必以理解之心回应我们。在人类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