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郝铭鉴在《咬文嚼字》开辟的专栏原计划更新100期,如今只更新到第6期。 工作狂 郝铭鉴在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时,何伟渔是中文系教师。虽然 ...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表示,2021年十大流行语的评选,编辑部坚持了一贯的评选标准,考虑所选条目的“社会学价值”及“语言学价值”。
12月25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程序,《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了“2019十大语文差错”。李小璐微博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咬文嚼字》杂志近日公布了“咬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结果,一时引起各方关注。读者的挑错儿,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郝铭鉴就亲耳听到一 ...
原标题:十大流行语:汉字逆袭的笑与泪 【文化谭】 已经放下身段与民同乐的《咬文嚼字》转瞬间重又回到了“斗士”姿态,宣称自己的标准是 ...
近日《咬文嚼字》因发布年度热词等颇引人关注,此次又指出新版百元面值的人民币有错字。编辑仔细搜罗了一下,看看《咬文嚼字》都“咬过谁 ...
本报讯 (记者 王剑虹)继指出居民身份证上存在语文差错之后,《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昨天在该杂志“2015年十大流行语”发布现场又出“大招 ...
12月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语,命运共同体、锦鲤、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确认过眼神、退群、佛系、巨婴、杠精入选。
咬文嚼字的三重境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524页的释义,咬文嚼字意为: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 ...
1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引发网友热议。 记者注意到,年度流行词“多巴胺”(àn,不读第一声,汉语第四声 ...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微缩的历史画卷,记录着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偏见”“偏执”“固执”“偏激”这四个看似平常的词语,在当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和思想碰撞中频繁出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与区别,共同构成了一个从认知偏差到行为极端的思想谱系。追溯这些词语的源头,在自省自察中深入思考,对个人修养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