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如何把一张老照片修复得又快又好呢?7月28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发布了一项名为HYPIR的图像复原大模型,最快1.7秒即可完成一张照片的复原,并且实现了8K级别 ...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 上官云)不久前,“本世纪有6次闰六月”被刷上了热搜。不少细心的网友也发现,今年农历六月结束之后,接下来是“闰六月”初一,这是为什么呢?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 上官云)不久前,“本世纪有6次闰六月”被刷上了热搜。不少细心的网友也发现,今年农历六月结束之后,接下来是“闰六月”初一,这是为什么呢?
京报网 on MSN4 天
“闰六月”来了
打开2025年的日历,翻到公历的7月,我们会发现7月25日的下面用小字标注着“闰六月”的字样。这个“闰六月”夹在农历的六月和七月之间,持续了29天,直到8月22日才告终。受到“闰六月”影响,明年的春节也比今年晚了19天。“闰”这个字本身有着“余数”、 ...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天津7月24日电(记者周润健)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7月24日是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转天,也就是7月25日,并没有迎来农历七月初一,而是闰六月初一。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 ...
三伏天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指的是夏季最热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气温普遍较高,湿度大,人体出汗较多。 在这个阶段,阳光充足,空气湿度也很大,人体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代谢活动相对活跃。因此,三伏天成为了调理身体、增强抵抗力的黄金时间。 一 ...
800年前,一位“别人家的孩子”是资格的数学学霸,但一点都不偏科,理学、历史、天文、历法、诗词无一不精。
秦九韶的《数书九章》与西汉时期的《九章算术》一脉相承,以问答方式来分别阐释在天文、历法、田赋征收、工程营造、土地测量等方面的数学问题,应用性特别显著。 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2卷中,还出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知识——《数书九章》中的秦九韶算法问题。
三伏天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特有的时间概念,指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段。这份在我国传承了两千多年的“高温预警密码”,从夏至后开始,通常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至8月下旬。其推算方法融合了天干地支纪日法与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历法与自然节律交织的结果,体现了古人观测自然、总结 ...
”月亮盈亏朔晦,一个周期平均29天多一点,一年加起来354天,与太阳历的365天相差11天,这就是“闰余”。 常玉芝《殷商立法研究》一书认为,殷商时期的历法中月有大小之分,并排有闰月,说明殷商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