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寓言《律法的门前》中,一道无形的门阻隔了“乡下人”与“法”的相遇。这场永恒的等待能否被打破?本次讲座,吴勇立老师将从另一种角度出发,通过解读寓言中“法”的超越性意义与“乡下人”的生存困境,探讨卡夫卡对信仰、孤独与救赎的深层思考,追问现代人的生存难题 ...
卡夫卡去世之前,曾多次嘱咐他的密友马克斯·布罗德在他死后把他所有未出版作品的手稿销毁,但他朋友完全违背了他的要求,布罗德不仅出版了 ...
在2025年,复旦大学副教授吴勇立将通过一场名为“卡夫卡与《律法的门前》”的讲座,带领我们走进卡夫卡的文学世界。这场讲座不仅是对卡夫卡作品的解读,更是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深刻反思。吴教授将从寓言《律法的门前》入手,探讨乡下人与无形之门之间的关系,揭示卡夫卡在信仰、孤独与救赎方面的深邃思考。
卡夫卡想要成为一名作家,但是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符合社会价值规范的人。 卡夫卡最大的痛苦在于无法满足父亲的期望,成为一名商人,实现 ...
卡夫卡是袁枚的粉丝,曾经两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袁枚的诗。 袁枚懂在布拉格小房间里熬夜的卡夫卡,布洛德也懂想烧掉自己作品的卡夫卡。 百年之后的读者懂卡夫卡在 1914 年 8 月 2 日写下的那句“德国对俄罗斯宣战。 下午游泳”。
弗朗茨·卡夫卡,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作家身份被世人熟知。他被看作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作品《变形记》《判决》等曾在世界范围 ...
卡夫卡是最早感受到20世纪时代精神特征的人,也是传达出这种特征的先知。“现代人很多时候是借助卡夫卡的眼睛认知世界的,这也必然决定 ...
卡夫卡雕像尤其成了游人们,-其中也包括那些身穿卡夫卡T恤衫的观光客们所喜爱的拍照背景。 而对捷克人而言,卡夫卡依然还是陌生客。
卡夫卡的遗著保管人、十分勤奋的马克斯·布劳德把这些对话纸条收集起来,整理出版。他在1925年出版了《审判》 (The Trial),第二年出版了《城堡》 (The Castle),1927年出版了卡夫卡写的第一部作品《美国》 (Amerika)。他整理和编辑书稿,给章节和片段排序,修复删除的内容;写下前言、后记和附言;给 ...
柯南伯格的“卡夫卡风”是跟卡夫卡本人很接近的,虽然没有直接的致敬作品,但他根据美国“垮掉一代”作家威廉·巴勒斯名作《裸体午餐》改编 ...
卡夫卡的中国“文化缘”回想起初次捧读由叶廷芳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卡夫卡全集》犹如昨日,但掐指一算,已近20年了。难怪中央编译出版社不惜重金,以崭新的面貌再版了这套全集,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渴望。 “卡夫卡热”之所以在中国经久不退,除了一般原因以外,特殊的理由是中国 ...
布拉格的卡夫卡协会主席马莉索娃 (MarketaMalisova)多年来把卡夫卡的小说结集成13册书。 “目的是要令卡夫卡印在人们的心中,而不是将他的肖像漫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