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面对高温考验,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今夏创新应用的虚拟电厂机制持续发挥效能,签约企业最快2小时响应,7月以来累计响应负荷约10.3万千瓦,有效助力用电负荷“削峰”,保障城市稳定可靠供电。
据悉,自2011年外送电以来,截至2025年7月底,宁夏已累计外送电量达844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累计外送电量1148亿千瓦时。后续随着“宁电入湘”直流工程全面投运,宁夏全年外送电规模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经济观察网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8月1日召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已经连续四次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15.08亿千瓦,较去年极值提高570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用电负荷。
8月1日,记者从宁夏电力交易中心获悉,国网宁夏电力数据显示,7月宁夏外送电量达103亿千瓦时,继2022年8月单月外送电量100.9亿千瓦时后,再破百亿,创单月外送电量历史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的2025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甘肃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装机规模达7205.4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65.6%,居全国第二位。
记者8月1日从宁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7月份,宁夏单月外送电量达103亿千瓦时,这是宁夏继2022年8月单月外送电量达100.9亿千瓦时后再破百亿千瓦时大关,创单月外送电量历史新高。
谢谢您的提问。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电力市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24年,我国市场化交易电量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3%左右。今年以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标志性成果。
六年来,589家公司上市,首发募资和再融资募资合计超1.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不断上升,六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超7000亿元;产业链的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不断扩大,苏沪粤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前三;二级市场整体估值在近两年多来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分化;并购重组一年新增110余单,金额超1400亿;指数化投资步入“快车道”,ETF规模超2500亿元;六年累计分红1768亿元,机构持仓占比超六成。
【国家发改委:全国跨区输送电力最高达到1.48亿千瓦 创历史新高】财联社8月1日电,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表示,今年以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已经连续4次创历史新高,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方和重点企业提前布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在跨区协同方面,全国跨区输送电力最高达到1.48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介绍,总体来看,“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的“四梁八柱”初步构建,新型储能产业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已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近年来,成都通过统筹规划布局,落实政策措施,促进供需协同,有力推动新型储能技术产品落地转化。截至6月末,成都全市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超42万千瓦,在建储能项目装机规模22.8万千瓦,19个项目被纳入省级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
全国多地气温持续偏高,电力保供体系正经受“烤验”。7月以来,全国气温热力值拉满,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叠加南方等地“出梅”降雨结束,呈现高温闷热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