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龙山时代后期广域王权形成的准备阶段,文化消长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表现极为明显。此前一直处于文明化进程领跑者的长江流域在龙山时代末期文化普遍衰落,具有都城性质的特大型城址如良渚古城、石家河城址和宝墩城址纷纷废弃。黄河流域具有都城性质的特大型城址陶寺城址 ...
日前,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 在河南举行 期间,数十名中外学者 齐聚郑州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共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大河村遗址 距今约7000年至3500年 面积达53万平方米 包含仰韶、龙山以及夏、商四种考古学文化 尤其因拥有华夏民族 进入文明阶段关键时期——仰韶文化 产生、发展、消亡的完整脉络 而被誉为“仰韶文化的标尺” 截至目前 该遗址已进行过30余次考古发掘工作 一系列重要成果不断涌现 ...
“7000多年传承下来的粮食酿酒技艺,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仰韶世界酒史馆馆长张阳向客人们讲述着传承千年的酿造工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令嘉宾连连称赞。柬埔寨新闻社英文新闻部副主任奥姆·索帕(Oum Sophat)也表示,这里酒类数量非常多,瓶装酒的包装十分精美,他愿意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2 天
河津古垛仰韶文化遗址考古新发现公布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小石球▲石雕与陶制蚕蛹本报讯(记者游映霞)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河津古垛仰韶文化遗址考古新发现。从2022年12月至2025年4月,该遗址累计揭露面积2180平方米,发现仰韶文化房址5座、灰坑139个、陶窑4座、火塘4处,出 ...
中原大地,广袤无垠,黄土沃野,阡陌纵横。
本报讯 7月3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河津古垛仰韶文化遗址考古新发现,引人瞩目的是遗址出土了6枚陶制或石雕蚕蛹,形态逼真,对研究古史记载中的嫘祖“养蚕缫丝”、丝织起源等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目前,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蚕蛹,在晋南地区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夏县师村遗址、闻喜邱家庄遗址、河津古垛遗址均有发现,对研究古史记载中的嫘祖“养蚕缫丝”、丝织起源及晋南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等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乌兰察布市东南、察右前旗腹地,乌拉哈乌拉乡宛如一颗被风沙打磨后的翡翠,镶嵌在47.6万亩的辽阔大地上。新黄路、集张铁路、旧208国道与兴隆公路在此交汇,信号满格的网络把世界拉近,也把这方草原推向更广袤的舞台。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4 天
我市一专家论文在国际期刊发表
本文转自:三门峡日报本报讯近日,三门峡市特约社科专家、三门峡市文物局原局长侯俊杰的论文《发现仰韶》在英国剑桥世界遗产中心和剑桥仰韶学会主办的《yangShao》国际期刊发表。该论文长1.6万字,以中英双语形式系统介绍了仰韶文化的发现过程。该论文细致梳理了仰韶文化从发现到发掘的全过程,尤其对四次发掘的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5 天
陶轮旋梦处 童声溯千年
本文转自:三门峡日报日前,虢博社区的志愿者和学生们走进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公益课堂社会教育活动。资料图编者按“暑”动崤函,热力升腾。今年夏季,三门峡依托“黄河明珠”的独特禀赋,以山水为幕、文化为魂,激发暑期经济蓬勃生机。从峡谷漂 ...
此次荣膺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晚宴用酒,是仰韶彩陶坊·太阳酒品质与文化价值的又一次有力印证。在郑州这座“天地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舞台上,仰韶美酒不仅成为款待四海宾朋的佳酿,更化身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