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三化螟细菌群落研究:开启水稻害虫防治新视野 在广袤的稻田里,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是让稻农们头疼不已的 “大反派”。 这种亚洲头号水稻害虫,从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到生殖阶段一路 “搞破坏”,造成的产量损失高达 10 - 90% 。
中新网广西新闻8月27日电(韦美玲 卢霞)近日,南宁市武鸣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在府城镇大同村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培训,该村村委会 ...
澄迈: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来源: 澄迈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蔡德 徐奇亮 时间:2024-08-22 16:21:13 ...
转自:科创中国 近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广西首次统筹6亿元实施农业增产增收攻坚行动,着重安排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资金 ...
当前,正是早稻田二化螟、三化螟羽化产卵高峰期及“两迁”害虫迁入的关键时期,在铺门镇南华村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千亩示范片,市 ...
NY/T 2359-2013 三化螟测报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三化螟卵、幼虫、蛹发育进度、虫口密度、成虫诱测及螟害率的调查和预测预报方法,以及调查数据记载归档的要求。
DB51/T 1382-2011 水稻抗三化螟性鉴定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抗三化螟性的田间鉴定和室内鉴定的方法及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水稻对三化螟的抗虫性鉴定,其中室内鉴定适用于育种低代材料的鉴定。
水稻三化螟的防治时间 2017-09-11 13:02 三化螟 属鳞翅目,螟蛾科。 常和二化螟、大螟一起被统称为水稻螟虫、水稻钻心虫。 国内分布在14℃年等温线的山东莱阳、烟台、河南辉县、安徽宿县、陕西武功一线以南、四川西昌以东,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南稻区为害水稻。
三化螟因在江浙一带每年发生3代而得名,但在广东等地可发生5代。 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春季气温达16℃时,化蛹羽化飞往稻田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