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2022年的那篇论文发表在《细胞》杂志上时,Campbell实验室和Darst实验室已经对NiRAN结构域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重要性非常熟悉。这两个实验室研究病原体中的基因表达,他们对SARS-CoV-2的研究部分上集中在表征协调病毒复制的分子相互作用上。
7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张贺桥与诺贝尔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非核苷类抑制剂有效抑制麻疹病毒和尼帕病毒RNA聚合酶复合物活性的分子机制,为应对这两种全球性传染病的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 ...
7月24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高彩霞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 李国田教授合作在 Nature上发表了题为: “Integrated biotechnological and AI innovations for crop ...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细菌和古菌进化出了多种多样的防御机制来抵御病毒(噬菌体)的侵害。例如在细菌和古菌中广泛存在的 CRISPR-Cas 系统,对该系统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基本的生物学过程,还带来了革命性的新技术,让基因编辑、表达调控和 ...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通常由硅芯片和代码构建,但科学家们正在探索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他们正在培养脑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及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能够通过激活宿主细胞内的一种防御通路来抵御病毒感染的化合物。他们认为,这些化合物有望作为抗病毒药物,不仅针对某一种病毒,而是对任何类型的病毒都有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杂志。
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发的 mRNA疫苗 已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诱导出强烈的抗癌免疫反应,尤其是在与现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时,表现更加显著。此外,在人类免疫细胞中也观察到对这些“新生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识别,显示出向临床转化的潜力。
近期推送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与感染病研究中心的向宽辉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成功揭示胚胎干细胞独特的自我保护免受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的文章(详请点击【前沿&进展】重磅!Nat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揭晓,全球范围内500家企业成为这份榜单上耀眼的存在。尽管中国上榜企业数量近年有所波动,但在质量、国际化程度、创新能力等维度展现出更高的成熟度与战略主动性。它们正在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成为全球商业格局中举足 ...
7月29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揭晓,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5484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列榜单第三,连续6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前三。
这些新鉴定的基因位于人类基因组的“暗物质”中:DNA区域包含大量重复序列,这使得它们直到最近才被研究。如果说组装DNA序列就像用撕碎的书页拼凑一本书,那么用重复序列重建它就像试图仅使用“和”和“这”这样的词来匹配页面。错配和重叠的可能性很大。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