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以学生为主体、得到全国工人大力支持的反帝爱国运动。 从1919年初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 ...
从1919年12月25日到1920年 (闰年)11月28日是339天;从92号到409号是317张报纸———仅仅有22天未出报纸。 可以肯定:这是一张天天出、连星期日也不停刊 ...
当时蔡和森、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也为此奔走联络。 在他们的努力下,1919年到1920年间,先后有20批约1600名中国青年到达法国,他们来自全国19个省,其中以湖南、四川、河北为最多,基本上都是16到30岁的青年,周恩来、邓小平也就在其中。
1920年的夏天,毛泽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此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191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上海,在黄浦江边送别两批新民学会会员和湘 ...
1919年12月7日,“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陶行知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南高师”)校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规定女子旁听 ...
1920年,夹在举世闻名的五四运动(1919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之间,似乎很少引起一般人的注意。其实,在这个常为人们所忽视的年份中 ...
1919年首批勤工俭学青年赴法 解说:勤工俭学运动开始于1912年,为了鼓励青年学生以低廉的费用,和苦学的精神,赴法留学,以达普及教育,改良社会,振兴实业之目的,留法实业家李石曾、吴稚晖、蔡元培等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留法俭学会,口号是“尚俭乐学”。
编者按:今年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100年前的1919年初到1920年底,近2000名中国进步青年远赴法国,“勤于做工、俭以求学”,胸怀救国梦的中国青年远渡重洋,一边做工,一边学习新知识、新思想。他们在此研究工人运动、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并从这里起步,走上革命道路,开始振兴 ...
1919年1月5日,法西斯党——德国工人党 (1920年改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慕尼黑成立。 希特勒1919年9月加入德国工人党(后改名为德国国家 ...
明信片上的文字透露了怎样的历史信息?这位负责人介绍,1919年7月,毛泽东效仿北京《每周评论》,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胡适对这一刊物 ...
1920年1月10日和约正式生效的这一天,在威尔逊主持下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 凡是在大战中对德奥集团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是国际联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