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但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父亲、母亲、丈夫、妻子。想想看,不是这样吗?——(《睿智的父母之爱》,第9-10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1月版)。
对此,总教官回应称,这是为了以身作则教育孩子不要浪费粮食,强调泔水桶每天清洗,剩饭很干净。但网友的质疑声浪却铺天盖地:即便桶是干净的,多人徒手接触食物难道没有卫生隐患?用这种极端方式教育节约,真的有效吗?
手机新浪网 on MSN21 天
跟着苏霍姆林斯基学做研究
本文转自:中国教师报左昌伦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最好做接地气的研究。接地气的研究是注重实际的研究、注重实践的研究、注重实效的研究和注重实证的研究。我们来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如何做研究的。苏霍姆林斯基长期在帕夫雷什中学这所乡村学校工作,既担任校长又兼任学科教师、班主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有一段时 ...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爱情是生活中的诗歌和太阳。” 浪漫的爱情对每一个期望着美好生活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特别是那些情感敏锐丰富、喜欢想象的女孩子们。但喜欢一个人是容易的,两个人相互喜欢,或者说一直能够相互喜欢是很难的。
手机新浪网 on MSN8 天
秉烛者之道
本文转自:乌兰察布日报教育的点灯人,是以心灵之火照亮学生生命轨迹的人。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摇动”与“唤醒”,正是点灯人存在的意义[1]。成为点灯人,首需以爱为芯。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是平等的共 ...
(这是“侯立元教育人生”陪您走过的3717天)写在前:以下内容是我在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闪电演讲环节的发言稿(根据录音和PPT后期整理而成)。非常感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给予我这次机会,能够与全国各地的优秀的小伙伴一起分享,这次分享的另外九位小伙 ...
邻居家的初中生,最近成了楼道里的“风暴中心”。 隔三岔五就能听见他们家爆发争吵,偶尔路过,隔着防盗门都能传出孩子带着哭腔的嘶吼。 上周碰见邻居大姐,我陪她一起去了家长沙龙。讨论会上,她对着讲师开始诉苦: ...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小文《再次呼唤:还教师一个完整的暑假》,发在我的公号“汤勇晓语”,遂收到一个叫“嘻嘻”(估计是一位家长)的留言:“也请还家长一个清净的暑假,每天在群里早报计划晚报落实,一周还要互相检查一次作业,真的要崩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