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北京雨燕“先遣小分队”已抵京 比往年时间提前 ---4月7日,志愿者张丽婷在北海公园拍到了北京雨燕。2017年,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联合宣武青少年科技馆发起了北京雨燕调查项目,并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一起摸清北京雨燕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与鼓楼毗邻,以雨燕为媒,自今年五月开门迎客以来,位于鼓楼西大街一号的区级文保单位福德庵推出北京雨燕主题常设展和文创、咖啡等配套服务吸引关注,让文物“活”起来,日均接待游客约200人次。走进鼓楼西侧的小胡同,抬头可见一个朱红色大门的小院,这就是福德庵。
据介绍,本次环志共标记了107只北京雨燕,其中新环志个体33只,重捕到曾经标记过的北京雨燕74只。 北京雨燕不仅是北京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这座城市独特的生态文化符号。 通过环志工作,可以研究北京雨燕的种群动态及迁徙规律等。
它们都去了哪里?追踪雨燕的迁徙路径,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给北京雨燕佩戴上金属脚环后将它放归自然,通过再捕获、野外观察、无线电跟踪或卫星 ...
北京雨燕,即普通雨燕北京亚种,是 北京城最早的“原住民”之一, 也 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 它主要生活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中 ...
北京雨燕是唯一一种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作为北京的标志性物种,它们在中轴线上留下了灵动的身影。每年3月底,这些小生灵飞临北京,在古建筑物或仿古建筑横梁的缝隙中筑巢繁殖。8月初,它们离开北京前往南非过冬,一飞就是100多天,飞行距离和速度都令人惊叹 ...
在北京鼓楼西大街一号,福德庵自今年五月以来,以雨燕为主题,推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常设展览。这座历史悠久的区级文保单位,吸引了众多游客,每天平均接待约200人次,成为了文化与自然交汇的独特打卡地。
直播吧8月6日讯 《马卡报》报道,贝蒂斯将保护在体育场内筑巢的雨燕群。
雨燕的口裂宽大,一只雨燕每天能捕食近万只昆虫,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的存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的 ...
北京雨燕属雨燕科雨燕属的小型候鸟,飞行速度快,擅长长时间、长距离飞行,于春夏季在我国北方繁殖。 1870年,英国人温斯侯在北京首次采到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