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944年,当纳粹败局已定、屠杀愈发疯狂时,辛德勒那份著名的“名单”诞生了。他倾尽所有财富,贿赂党卫军头目阿蒙·戈特,以“技术工人”为名,买下1200条性命。这份名单,是辛德勒用前半生积累的财富、人脉与“纳粹帮凶”身份换来的—— 他最终用自己深陷黑暗的位置,为他人凿开了一道通往光明的窄缝。
网暴《南京照相馆》,太恶劣了!近期,电影《南京照相馆》在暑期档中热映。然而一些人却在网上对导演和主创恶意攻击、泼脏水,这哪是讨论艺术?分明是打着“艺术”的幌子,搞历史虚无主义。 这部电影讲的是“南京大屠杀”的重要罪证是怎么被一群普通人冒着生命危险传递出去的。影片也让人们看到日本军国主义暴行作为一种生态,是如何不断自我繁殖与扩张的。除非彻底清算,否则军国主义就始终存在卷土重来的风险。 《辛德勒的名单 ...
在音乐的海洋中,有一种乐器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充满梦幻与神秘的世界,那便是竖琴。竖琴,被誉为“世间最美乐器”,它那纯净空灵的声音如同阿芙洛蒂忒的轻柔垂眸,令人心醉神迷。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竖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最初由狩猎用的弓演变而来,逐渐发展为多弦乐器。无论是在古代宫廷的华丽宴会,还是在现代音乐会的优雅舞台,竖琴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 ...
“这电影,不该只我们中国人看!”最近,随着《南京照相馆》票房一路“狂飙”,这句评论频繁出现在社交平台上。7月29日,中国电影在互动平台透露,这部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的影片,已在澳门上映,紧接着,8月7日将登陆澳大利亚、新西兰 ...
此前,片方曾宣布,将于7月31日“全球预映”(这是片方留的一个后手,以免无法全面上映,但即便是预映这个说法也会让观众期待)。很多观众,看到片名“731”也下意识地认为,会在7.31应期上映。但,7月31日来临后,最终没能如期推出 ...
《南京照相馆》将“南京大屠杀”的重要罪证——相机胶片的传递作为主要线索,和近年来国际社会主动将“南京大屠杀”的照片等史料捐赠给我国形成呼应。影片超越传统意义上“宽恕”或“理解”侵略者的套路,而是通过对日本青年军官转变的刻画,准确指出日本军国主义暴行作 ...
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已经出现的针对《南京照相馆》的网暴现象,究其本质而言,不仅仅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变种,而且有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系统性反思。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作为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以来的“癌变”思想,并不局限在个别国家,更非独立于现代历史进 ...
《南京照相馆》火了!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7月31日18时10分,该片总票房突破40亿元。不过,很多家长却犯了难,该不该带孩子去看?对于这个题材和尺度的电影是否适合小朋友来观看的问题,影片主演高叶引用导演申奥的话说,太小的观众现在不能来看也没关系:“电 ...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称,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遭到网络暴力,并批评此类网暴歪曲历史,将铭记历史污名化为仇恨教育,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变种,怀疑“是否有境外对华认知战因素”。
塔米·梅达年逾五十,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后记忆力逐渐衰退,她开始遗忘自己的人生轨迹。车钥匙、眼镜和钱包每天都会丢失好几次。她正在读的小说里的关键人物也忘得一干二净。杂货也被丢在车库里。管理家里的生意,记账也变得不可能了。
在这次日本参议院改选中获胜的极右翼政党“参政党”,它的参议员初鹿野裕树在网上发文称:“竟然还有人相信南京大屠杀确实发生过,真是令人悲哀。日本军队是世界上最有绅士风度的军队,恪守‘不烧、不奸、不杀’三戒。” ...
电影《南京照相馆》在2025年暑期档横空出世,迅速成为院线的一匹黑马。影片上映仅仅四天,累计票房便突破了5.2亿元大关,连续两天单日票房过亿,业界预测其总票房将达到惊人的32.05亿元,有望继《哪吒之魔童闹海》后再度掀起观影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