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即将到来的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在江西省共青城市,有一位年仅23岁的“00后”村医吴静怡,已在涂山村卫生室工作一年多。吴静怡就是涂山村人,她的爷爷曾是村里的“赤脚医生”,为村民服务了五十年。小时候,吴静怡常常跟在爷爷身旁,看爷爷出诊。多年的耳濡目 ...
现代快报讯(记者 邢志刚 张晓培)12月14日,在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王桂珍逝世一周年之际,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在徐州医科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 ...
12月5日 ,徐州医科大学赤脚医生博物馆开馆。展馆完整详实地展示出了赤脚医生相关的实物及史料,再现了赤脚医生当年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景 ...
时至今日,古稀之年的“万山赤脚医生十姐妹”依旧发光发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绽放风采。 她们救死扶伤不畏艰辛、迎风逐浪为渔民 ...
不过,记录表明当时的赤脚医生差不多总可以拿到所在集体内的最高工分。 杨念群(2006)收集了大量材料,表明赤脚医生的实际收入高于一般社员。
3月22日,印象·江南作家电影签约仪式暨现实题材电影《赤脚医生万泉和》研讨会在苏州举行。毕飞宇、范小青、苏童、范小天、程永新、张炭、王尧、丁帆、姜琍敏、朱文颖、荆歌、孙欣、任莎等作家和影视行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印象·江南作家电影的未来发展,并就现实题材电影 ...
光明网评论员: 这两天,一篇《赤脚医生打赢一场逆风局》的博文在网上热传。在作者的讲述中,当城市中的不少人还窝在家里与奥密克戎变异株作斗争的时候,在不少农村地区,诊所里的四件套“抗病毒+抗生素+地塞米松(激素)+退烧药”一出,病毒就节节败退,农村感染得以顺利过峰,而且是 ...
《赤脚医生万泉和》小说原作者范小青认为,剧本完整充分体现了万泉和身上的温暖现实主义的特色,“让我们看到一个不太聪明甚至愚笨的人是 ...
毕飞宇、苏童等名家献策,电影《赤脚医生万泉和》即将开机---根据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改编,由范小天编剧、执导的现实主义题材新作《赤脚医生 ...
人民网 on MSN11d

我的赤脚医生父亲

本文转自:梅州日报●杨伟兵赤脚医生是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千千万万农村人因此得到及时诊治而保全了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赤脚医生是村民健康的守护神。父亲于1969年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乡村赤脚医生,在农村医疗改革后,继续担任乡村医生坚守乡村。我的一位文学修养极高的老同事特地为父亲拟了一副嵌名联:“ ...
“如今不光是我,很多医务工作者都拎上药箱,同以前的赤脚医生那样,送医上门成为大家的‘家庭医生’,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情感。 当然,从专业能力上讲,如今的全科医生与当年相比,专业更细分,也更具备全科医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