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那真空衰变一旦发生,会有多可怕呢?这么说吧,它可能会以光速在宇宙中扩散。在它所到之处,物理常数,比如光速、强核力等,都会发生改变。原本稳定存在的质子、电子会解体,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都会被 ...
地球上最稀有的元素,竟然比黄金还珍贵!砹,这种原子序数85的元素,藏在元素周期表里,和卤素家族的兄弟们站一排。可它稀罕得不得了,地壳里含量不到10亿亿亿分之一,简直比中彩票还难找!科学家们却对它着了迷,拼了命想把它揪出来。这事儿得从19世纪那个牛人门 ...
此次研究中,科学家们首次观测到了一种名为铝-20的新核素,并揭示了其独特的衰变方式——三质子发射。这一发现得益于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的先进设施,科研人员利用飞行中衰变实验技术,对铝-20衰变过程中释放的三个质子及剩余核氖-17进行了精密的角关联测量,从 ...
宇宙可能在一瞬间“清零”?真空衰变这事听起来吓人,但真有那么危险吗?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宇宙的真空状态并不稳定,随时可能像水流到最低点一样,变成绝对真空。绝对真空啥意思?就是连粒子、能量啥都没有,宇宙万物瞬间消失!这事听起来玄乎,但科学家真通过对撞实 ...
揭示这些罕见衰变并非易事。ATLAS合作组 —— 一个在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工作的科学家团队 —— 花费了数年时间从实验中收集数据。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这些事件极为罕见。
本文转自: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7月24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20日报道,在日本岐阜县建设中的下一代观测设施“顶级神冈探测器”(Hyper-Kamiokande),定于2028年投入运行。其备受期待的研究目标之一,是首次捕捉到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质子发生衰变的现象,即“质子衰变”。如果观测成功 ...
“这些样品采集于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撞击遗迹——南极—艾特肯盆地,为厘清月球正面和背面物质组成的差异、破解月球‘二分性’之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福元说。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核物理实验装置与探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在远离稳定线的原子核的衰变研究中陆续发现了多种新的衰变模式。20世纪70年代,科研人员首次观测到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质子的衰变现象,即单质子放射性。进入21世纪后,又发现了极缺中子原子核同时放射出两个质子的奇特衰变模式,即双质子放射性。
鱼龙是一类成功从陆地过渡到海洋环境里的爬行动物。在此过程中,它们的身体结构从类似爬行动物的形态转变为更像鲨鱼或海豚。但过去对鱼龙软组织解剖结构的见解主要基于其身体轮廓而非化石证据。据一篇《自然》(Nature)论文报道,一种外形类似海豚的中生代海洋爬 ...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在原子核的奇特衰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新核素铝-20,并发现其通过稀有的三质子发射模式进行衰变。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4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五成受访者希望公共学习空间分布较多,能近距离找到,66.5%受访者期待设立社区、小区、居民楼的免费公共学习空间。
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基于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的碎片分离器装置,利用飞行中衰变实验技术测量了铝-20衰变产物的角关联,首次观测到新核素铝-20的三质子发射现象。铝-20位于质子滴线外,比自然界稳定存在的铝同位素少7个中子,是迄今实验中发现最轻铝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