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那真空衰变一旦发生,会有多可怕呢?这么说吧,它可能会以光速在宇宙中扩散。在它所到之处,物理常数,比如光速、强核力等,都会发生改变。原本稳定存在的质子、电子会解体,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都会被 ...
此次研究中,科学家们首次观测到了一种名为铝-20的新核素,并揭示了其独特的衰变方式——三质子发射。这一发现得益于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的先进设施,科研人员利用飞行中衰变实验技术,对铝-20衰变过程中释放的三个质子及剩余核氖-17进行了精密的角关联测量,从 ...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7月22日消息,根据中国科学院官网信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合作者在原子核的奇特衰变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新核素铝-20,并发现其通过稀有的三质子发射模式 ...
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基于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的碎片分离器装置,利用飞行中衰变实验技术测量了铝-20 衰变产物(即三个质子与剩余核氖-17)的角关联,首次观测到新核素铝-20 的三质子发射现象。 铝-20 位于质子滴线外,比自然界稳定存在的铝同位素少 7 个中子,是迄今实验上发现的最轻的铝同位素 。
揭示这些罕见衰变并非易事。ATLAS合作组 —— 一个在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工作的科学家团队 —— 花费了数年时间从实验中收集数据。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这些事件极为罕见。
研究人员介绍,希格斯玻色子有多个衰变通道,此次观测到其常见的衰变通道 (衰变为底夸克)绝非易事,主要困难在于质子和质子的碰撞中存在许多 ...
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基于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的碎片分离器装置,利用飞行中衰变实验技术测量了铝-20衰变产物的角关联,首次观测到新核素铝-20的三质子发射现象。铝-20位于质子滴线外,比自然界稳定存在的铝同位素少7个中子,是迄今实验中发现最轻铝同位素。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携手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及复旦大学的同行,在探索原子核奇特衰变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观测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新核素——铝-20,并揭示了其独特的三质子发射衰变模式。这一重要发现已刊登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这一“常见衰变”的捕获被研究人员看作是探索希格斯玻色子的里程碑。 根据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测,约60%的时间内希格斯玻色子都会衰变成一对底夸克,也就是6种夸克中第二重的夸克。 新的观测结果支持了标准模型对这一“常见衰变”的预测。
为解决氡逸出对衰变系列子体活度及平衡态的影响问题,研究人员基于 Bateman 方程,对232Th、228Ra、238U、226Ra 衰变系列开展理论与实验研究。发现232Th、228Ra 系列不受影响,238U、226Ra 系列部分子体受影响,为 NORM 处理等提供依据。
环绕在我们周围的一切——恒星、行星、人类,乃至万物——都由物质构成,没有任何反物质的影子。但理论并非如此。按照最好的推算,宇宙诞生之初,物质和反物质应该是等量的,它们相遇就会湮灭,化作纯粹的能量。可某种未知的偏差让物质多留了一点点,足够构建出我们熟悉的世界。为什么?没人能确切回答。
研究者Amorim表示, 衰变加速因子(DAF)能加剧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并增加对小鼠肺部的损伤,流感的这种毒力机制以及支撑这种毒力背后的分子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