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路边的灌木丛里、荒地的石缝间常能见到一种悄悄攀爬的藤本植物:萝藦。它的藤蔓柔韧,叶片像心形的小扇子,夏天开着带紫纹的白花,秋天结出纺锤形的"小灯笼"。果实裂开时雪白的种子带着"绒毛伞"随风飞走。这看似普通的植物早在诗经里就以"苏兰"之名被记载,如今 ...
《草木志》是著名作家老藤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长篇小说。以一名驻村书记的成长经历,通过对东北自然风景、人造景观和“人的风景”的重新发现,描绘了充满自然生机与人文诗意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图景。
这些和谐的亲子分享场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不禁让读者对《身边的草木》作者杜巍产生好感。他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植物分类与繁育生态学,长期从事植物分布调查与分类研究,热心科普活动,参加过《湖北自然观察手册 ...
这是7月30日拍摄的六盘水市钟山区瑶池公园风光(无人机照片)。   夏日时节,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的瑶池公园草木葱郁,湖水如碧,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休闲游玩。   这是7月30日拍摄的六盘水市钟山区瑶池公园风光(无人机照片)。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1 天
于草木间见温暖 于寻常处品人生
本文转自:湛江日报读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是在老家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窗外蝉鸣聒噪,可当读到“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时,心头忽然涌上一阵清爽。后来才知道,这篇被奉为经典的散文,竟是汪先生戴着“右派”帽子在葡萄园劳作时写下的。没有怨怼,没有悲戚,字里行间满是对葡萄生长的细致描摹,这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22 小时
乡间草木香
本文转自:金昌日报晨光温雅,空气中浮动着一丝清甜。嫩草上露珠闪烁,麦苗儿挨挨挤挤、纷纷攘攘,在酥软的田地里,你追我赶,蓬勃生长。一股清润之风,裹着草木的清香,四处荡漾。行走在村头,耳畔传来布谷鸟由远及近的声音,心里也透明起来。时光过得飞快,仿佛一眨眼的工夫,夏日的身影已翩然而至。风和日丽,闲暇之际回 ...
在环保层面,古法染印的优势尤为显著。现代化学染料在生产与使用中易排放重金属、甲醛等有害物质,既污染水土,也威胁人体健康。而古法染印从原料到工艺皆循自然法则:染料取自植物根茎花叶,染色过程仅用清水与少量天然媒剂,废料可自然降解,既彰显对生态的敬畏,也为 ...
赓续红色血脉,磨砺“精神剑锋”。那年盛夏,该旅刚组建不久便接到一项任务——千里机动至大漠戈壁进行高强度实战化演练。部队尚未在预先宿营地“站稳脚跟”,导调组就下达“宿营地暴露,立即转移指挥所”的命令。
北京的山林里,一种名叫蜘蛱蝶的小生命,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它们扇着轻盈的翅膀,在阳光下翩翩起舞,像是在给大自然跳一场独一无二的舞。杨宏,一位痴迷蝴蝶的摄影师,二十多年如一日,扛着相机在山野间追寻这些小精灵的身影,只为把它们的美丽定格在镜头里。
在阳台种满四季,用淘米水浇花,在日子酿成带着泥土香的诗 ...
《华严经》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也可能通往浩大的境界。《只向花低头》便是这样一部从生活与文本的细枝末节中品读诗意、呈现哲思的见微知著之作。值得一提的是,“只向花低头”这一书名来自邹世奇写一位女性友人的文章。在文章中,邹 ...
7月的尼木,草木苍翠、阳光炽热。走进位于尼木县聂玉村的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栋栋温室大棚有序地排列着。掀开大棚门帘,红黄相间的樱桃挂满枝头,在绿叶的掩映下散发出诱人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