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直到重庆博物馆老专家闻讯赶来,对着臭水沟里发霉的织物残片痛哭失声,人们才惊觉:这堆"破布"的主人,正是消失六百余年的大夏国开国皇帝明玉珍。
东北的满族部落在强人努尔哈赤的努力下,终于将满族女真部落团结在一起。无论是出于拓展地盘的想法,还是控制蒙古东部的意图。满族女真部落开始和蒙古东部的部落开始大量的联系,在早期的时候,双方的往来有和平的贸易,也有战争的冲突。
1936年4月26日,为拔除伪双山子警察署这颗毒牙,东北抗联一军一师包围了盘踞在崔家大院的敌人。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卢骅沉痛讲述:“战斗异常惨烈,22位少年营战士壮烈牺牲。更令人发指的是,凶残的敌人竟割下他们的头颅,摆在大墙外拍照‘炫耀’。” ...
刘治平一生作战勇猛。面对日军及反动组织的进攻和围剿,为保存有生力量,他运用游击战术,避敌锋芒,袭击弱点,占据有利地形,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几个回合下来,敌军再不敢贸然进攻。
刘,属传统大姓,在胶东各县都有广泛分布,且支派众多。以老莱阳县为例,当地在民国时期修纂县志时共收录当地十余支刘氏,如杏坛坊刘氏、索兰刘氏、南墅刘氏、北石础刘氏等。此前,我们曾列举过南墅刘氏、北石础刘氏的相应历史人物,本文的主题则与索兰刘氏有关,同样是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耳熟能详的唐诗,曾引发了无数人的遐想。今年暑期档,这个发生在唐代的故事被搬上了大荧幕。《长安的荔枝》改编自作家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小人物绝境求生的故事。主人公李善德,是唐开元十五年明算科出身、上林署从 ...
1950年3月,中央发出《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指示》。宋烈和尚未健全机构职能的检察署人员,迎难而上,最大限度的发挥检察职能,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作出积极贡献。
军阀混战年代,潼关百姓饱受匪患和苛捐杂税之苦。宣侠父、赵和民、徐国桢三位共产党员,在这“三秦锁钥”之地点燃了革命火种。他们创建了中共潼关特支,为深陷黑暗的民众带来了光明和自由的希望。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把反贪污、反浪费当做一件大事来抓。1939年4月4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围绕“三民主义”的各个方面,阐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施政纲领》不仅对陕甘宁边区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全国其他抗日根据地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它在政治上既保证了边区全体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经济上也照顾了广大民众的利益。
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反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区百姓生存状态、抗争与寻求光明的作品,小说《寒夜火种》的发表犹如一颗真正的火种,点亮抗日救亡的精神坐标。近日,记者回到马加的故乡,去寻找他笔下燃起未来希望的那颗“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