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杨思禄的心情如同天空般晴朗。他满怀期待地登上了飞行训练的飞机,心中充满了对飞行的渴望。然而,命运的安排却让他在这个时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挑战。飞行教官似乎不满足于仅仅传授飞行技能,反而是想要给这个来自部队的“大老粗”一个难忘的飞行体验。他在飞机起飞后,故意选择了陡峭的爬升和急剧的左右翻滚。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野性而粗犷,宛如在向杨思禄展示着自己的高超飞行技巧。面对这样的操控,杨思 ...
1951年3月7日,空军第二师在上海某机场组织夜间飞行训练中,师长王宏典驾驶的歼击机反向着陆滑行,不幸壮烈牺牲。 1922年12月,王连喜(王宏典)出生山西五台县阳白乡王家村。
根据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建设管理办公室〔2025〕1号文件,今年空军下达我区招生计划共90名,其中,南师附中40名、南通中学50名,并明确严格执行中考成绩“可比系数≥1”的投档原则和录取办法。
1954年7月3日, 新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 ——初教-5在南昌首飞,拉开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序幕。此后,这里相继研制出了初教-6、教-8、教-10等系列教练机,被誉为“中国教练机的摇篮”。走进航空工业洪都, 揭秘我国的新一代高级教练机教-10 。
笕桥航校新生队队长、独臂将军石邦藩,被视为笕桥精神的活化石。1932年淞沪抗战杭州湾上空的战役中,他击落一架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自己的飞机中弹68发,手臂被射成重伤,后来做了截肢,断臂一直泡在航校装有福尔马林的器皿中。新生入学第一课即是石队长开讲,学员 ...
7月31日,英雄出少年·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展在中国扇博物馆开幕。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陈刚在致辞中强调:“传承红色基因,是文化场馆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工美馆始终致力于用文物讲故事,让文物活起来,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职能。”他向所有为展览做出贡献的单 ...
这是一座民间抗战纪念馆,隐藏在杭州笕桥镇的一条小巷里。 馆内陈列着抗战时期的《中国的空军》杂志、日本原版作战地图、美国飞虎队徽章、各类战争军用装备……6000多件抗战藏品 ,见证了近代中国空军航空救国的历史,也见证了一个杭州人大半生的执着。
在中国的航空史上,代号为611所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所)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在这里,诞生了歼-10、歼-20等捍卫祖国蓝天的“明星”战机。在军迷的眼中,这里也是中国军工最神秘且充满惊喜的地方之一。随着歼-10CE在外军空战中创下辉煌战绩,关于成都所的发展历程以及其研发的中国先进战机的故事再度为人津津乐道。近日,《环球时报》记者专访该所多位参与先进战机研制的科研人员 ...
据市商务局信息,自2023年温州印发《温州市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经过两年努力,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布局了1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其中85个生活圈初步完成创建,50个正在有序推进,主城区已实现了社区全覆盖。
7月27日清晨,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馆长、浙江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建法因病去世,享年59岁。作为土生土长的笕桥人,高建法是一位民间收藏家,一生致力于收藏与航空救国、中国空军相关的藏品。2015年4月,他在笕桥创办了这座纪念馆,展示中国空军在抗战中的 ...
在中国的航空史上,代号为611所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所)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在这里,诞生了歼-10、歼-20等捍卫祖国蓝天的“明星”战机。在军迷的眼中,这里也是中国军工最神秘且充满惊喜的地方之一。随着歼-10CE在外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