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点亮“星标”重要内容不错过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从敌人手里夺下它”——《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新书首发式嘉宾:吴真 《暗斗》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高峰枫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郑炜昊 郑振铎重孙,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营销编辑宋希於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雅士之间以诗文酬唱的交往方式源远流长。而在近现代,这种雅兴又被多才多艺的书画家们衍生为诗画酬唱,赋予了作品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许承尧与汪采白的交往便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生动体现。 许承尧,末代翰林,出生于1874年,生活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方志学家,更以其深厚的诗书画功底而闻名。汪采白则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生活在1887年 ...
7月27日,“江苏文脉大讲堂·13市13讲”走进泰州,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苗怀明以《网红少年哪吒竟然是泰州人?》为题,讲述哪吒与泰州的文学渊源,追溯明清文学中的泰州基因。
18部稿本与100多件艺术品、40篇文章将在国家图书馆展出四个月。 由国家图书馆出资策展,特展展出陈瑞献从1970年代末至今,跨越各媒介的创作,包括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摄影、版画与多媒体表演,加上稿本,全方位展现这位文艺复兴型艺术家的自由心。
我国传统文人交往之间很早就流行诗文酬唱的雅举,后来多才多艺的书画家,也将此雅兴衍生为诗画酬唱,不仅富有诗的意境,书法的精妙,更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末代翰林许承尧是汪采白交往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们的关系不仅缘于许承尧是汪采白祖父汪宗沂的学生,而且体现在两 ...
吾素不喜喧嚣,遂循北山街西行,过断桥之内侧,但见荷叶逶迤,层层叠叠,荷花若数若鲜盛开。转入葛岭之径。但见石阶苔滑,山水如注没鞋,而抬头便有竹影婆娑,蝉鸣愈静,鸟语时闻。行约半里许,忽见黄墙隐约于翠微之间,则智果禅寺也。寺门古朴,额题“智果禅寺”四字, ...
其中,“战歌震山河”展区展出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黄河大合唱》“延安稿”和“莫斯科稿”,冼星海日记和他使用过的钢笔、小提琴、钢琴,以及聂耳《扬子江的暴风雨》手稿和郑律成《八路军进行曲》、任光《渔光曲》的录音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