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刚一放暑假,中国农业大学的张雨彤、周程程、梁译尺和关伦组成了一支小分队,作为来自全国46所高校的近千名大学生组成的190支实践队伍中的一支,来到平谷区峪口镇兴隆庄村,参加实习实践。
亲爱的中国农大校友:教民稼穑千秋业,百廿农大正芳华。罗道庄老校墙上斑驳的“教民稼穑”四字,穿越百年风雨,轻轻叩响我们的心门。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的琅琅书声化作今日五湖四海稼穑学子的血脉共鸣。2025年,我们的母校将迎来双甲子华诞,诚邀您参与“教民稼穑”文化墙重建计划,让这方镌刻着农大初心的精神丰碑在新时代焕发永恒光芒。 历史重现:我们将复原百余年前的原字体,让“教民稼穑”的笔锋继续诉说中 ...
“百年风雨 稼穑同行”中国农业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展演按照百年校史脉络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醒农先锋浸润红色基因”,第二篇章“扎根大地创造金色希望”,第三篇章“爱国奉献铸就绿色梦想”,精彩演绎《醒农先锋》《热血铸国魂》《一双布鞋》《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南泥湾》《稼穑之歌》《脱贫攻坚》《不忘初心》等红色校史,描绘了农大师生 ...
编者按:《稼穑之歌》是由中国农业大学 (以下简称“农大”)学生艺术团戏剧团 (行知剧社)根据曲周“改土治碱”“科技小院”等重要历史故事创作 ...
《稼穑之歌》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农大”)学生艺术团戏剧团(行知剧社)根据曲周“改土治碱”“科技小院”等重要历史故事创作的 ...
编者按: 《稼穑之歌》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农大”)学生艺术团戏剧团(行知剧社)根据曲周“改土治碱”“科技小院”等重要历史故事创作的校史剧。它通过戏剧形式,生动再现了农大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旨在展现农大人在改土治碱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贡献。 2017 ...
编者按:由中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农大”)学生艺术团戏剧分团的同学们创作的《稼穑之歌》(新版)巧妙地将20世纪70年代曲周改土治碱与新 ...
“韭菜与小麦不分,把小马驹叫大狗。”这种对常识的误读,在孩子们中间愈来愈普遍,不独城市,甚至发达地区的农村亦然。 不可否认,“不识 ...
民以食为天,祈海内稼穑升平、五谷丰登;愿九州海清河晏,物阜年丰! coser小姐姐身着“先农稼穑”实体华服,置身于雕梁画栋的先农坛之中 ...
让春耕“科技风”劲吹(人民时评) ——人勤春来早,稼穑正当时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