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看这苗情,病虫害防治到位,花期预测也精准,今年应该又是个丰收年。” ...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在荣县正紫镇的田野上,“宜香优2115”“荃优香66”等优质水稻品种正成为带动农户增收、助推产业振兴的“新引擎”,当地通过政策扶持、良种推广与机械化种植“三管齐下”,让现代农业的活力在田间地头充分涌流。
“看这苗情,病虫害防治到位,花期预测也精准,今年应该又是个丰收年。” ...
岑巩县从1976年开始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历经半个世纪的探索,被评为“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如今,“岑巩稻种”成了远近闻名的“香饽饽”,不仅畅销国内10余个省份,还远销东南亚等地。2025年,全县订单制种面积4.2万亩,预计总产稻种876万余公斤,产值突破2.6亿元。
“看这苗情,病虫害防治到位,花期预测也精准,今年应该又是个丰收年。”在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水稻制种基地,连片的制种水稻如绿色方阵般整齐排列,生机勃勃。来自湖南隆平种业公司的采购商谭亮华,蹲在田埂边,轻轻拨弄着一丛秧苗仔细端详,眼里满是丰收的期待。 这位长沙来的老客,跟岑巩稻种处了18年“对象”。每年从插秧到收谷,他都雷打不动定期来“探亲”,用他的话说:“岑巩的稻种就像‘优等生’,发芽率高得能拿奖学金 ...
9 小时
人民网健康频道 on MSN扎根三亚破解耐逆基因密码 让稻种在“逆境”中焕发生机本报记者冯晨阳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的三亚试验田里,“中科发”新品系稻穗饱满,没有穗发芽的困扰;低温棚内,幼苗在模拟寒地环境中依旧舒展新叶这些曾让农户犯难的“生长坎”,如今成了李家洋院士团队破解水稻耐逆基因的鲜活注脚。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黔东南州岑巩县从1976年开始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历经半个世纪的精耕细作,岑巩县已将一粒小小稻种锻造成贯通“育繁推”全链条的种业“芯片”,在绿水青山间探索出一条广阔的“稻”路。
7 小时
人民网健康频道 on MSN闲置土地变身智慧田本文转自:河源日报○本报讯记者彭冲特约记者黄从高甘建楼近日,紫金县敬梓镇田头村航天水稻示范种植基地,两台收割机在金色稻浪中穿梭作业,饱满的稻穗被快速吸入机身,分离出的谷粒倾泻入袋,一派丰收景象。很难想象,这片亩产标准干谷超600公斤的丰产田,在2023年以前是一片杂草丛生的闲置土地。航天稻种唤醒沉睡 ...
盛夏时节,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祝坝村的制种稻田铺展成墨绿的绸缎。在农机手的操控下,植保无人机低空掠过秧田,70升生物制剂在旋翼下化作薄雾,短短10分钟,20亩秧田的病虫害防治和除草工作便高效完成。
这场与农时赛跑的忙碌背后,是建宁县气象局为当地水稻制种产业筑起的气象保障网。建宁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全国每10粒杂交稻种就有1粒来自建宁。为守护“金种子”安全,建宁自2020年起,依托国省市县四级专家联盟技术支撑,打造出一套从田间到产业链 ...
这场与农时赛跑的忙碌背后,是建宁县气象局为当地水稻制种产业筑起的气象保障网。建宁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全国每10粒杂交稻种就有1粒来自建宁。为守护“金种子”安全,建宁自2020年起,依托国省市县四级专家联盟技术支撑,打造出一套从田间到产业链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