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延续稳健发展态势,在规模扩张、结构优化、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均呈现积极特征。随着金融科技的深度渗透和行业规范化水平提升,银行理财正成为连接居民财富与实体经济的重要纽带。
剩下的钱呢,就按比例分。比如这个月俩人都觉得市场波动大,那就多拿点买国债;下个月看某只指数基金势头不错,就商量着拿小部分试试水。最妙的是他们有个 ...
从运作模式来看,开放式理财更受市场青睐,上半年存续规模达24.8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80.93%,较年初增加0.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06个百分点。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普通份额的购买热情较高,累计购买余额达1103.6亿 ...
存款利率下行银行理财产品走俏。银行业理财市场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到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8%,同比增加 ...
南银理财方面提示称,当前经济仍处于“弱现实”阶段,消费动能减弱、地产修复缓慢、出口面临压力,货币政策预计维持宽松以配合政府债发行。债券票息价值已明显提升,为中长期收益奠定基础。市场企稳后,南银理财建议投资者关注信用债“捡漏”窗口,短期抛售或带来错杀机会,择优布局高性价比品种。静待资金利率回落,通过久期、杠杆策略增厚收益。
截至2025年6月末,固收类产品、混合类产品的存续规模分别为29.81万亿元、0.77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的比例分别为97.20%、2.51%;除此之外,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7万亿元、0.02万亿元。
开源证券发布研报称,看好理财的稳步增长,但增量或不及2024年。资产端的欠配压力持续增大,主要体现在: (1)存量高息协议存款 (借道保险资管)集中到期; (2)信托平滑&估值规范,未来理财平抑净值波动能力大幅减弱; (3)短期限信用债获取难度增加,需通过加大配置公募基金、利率债交易的方式增厚收益。直投长期限信用债或信用下沉的可能性不大。
本期,《机警理财日报》重点关注纯固收类、现金管理类、“固收+期权”这三大类理财产品业绩表现。数据说明:纯固收类理财产品统计范围为理财公司发行的投资周期在2—3年(含)的公募纯固收产品,且近1年每个完整的自然季季末均为正收益;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统计范围 ...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招银理财建议,应遵循“小钱搏收益,大钱压舱底”的配置思路,或能更好地平衡收益与风险,实现价值增值。该公司提到,短债理财除了获取票息收益,还可以借调整之机积极配置高性价比资产,捕捉潜在资本利得空间以增厚收益。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下称《报告》)。《报告》披露,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8%,同比增加7.53%。
随着LPR利率、存款利率完成新一轮调降,不少投资者正在寻找利率更高的理财产品。时代周报记者发现,目前可售的多款低风险评级的美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仍能达到3.8%(年化,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