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漆器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与艺术智慧。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不仅展现了精湛的工艺技术,更体现了独特的东方美学。从实用器皿到艺术收藏,漆器的魅力跨越时空,至今仍被许多人珍视。
高光友,男,出生于1964年7月,彝族,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人,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开发有限公司法人、执行董事。
在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一场场跨越千年的“文物复活”正在上演。修复师们以“严”与“实”为准则,在漆器、简牍等文物修复领域深耕不辍,不仅让万件文物重焕光彩,更将匠心与技术播撒至全国。01在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木漆器科室”里,一场场特殊的“外科手术”每天都在 ...
10 小时
文化大家看 on MSN武定县——非遗传承“廉”续新生“从最初的胎体到器具成型,一件漆器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打磨。制器如做人,都须遵循严格的方法和规矩,每道工序环环相扣、严谨细致,才能制作出耐腐不朽的漆器。”在武定县狮山镇禄金村委会解家营村柒拾叁漆器工作室,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俊锋向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介绍大漆工艺的“前世今生”。 近年来,武定县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从非遗技艺中提炼廉洁元素,积极探索“廉洁+非遗”新路径,将非遗老手艺与廉洁新表 ...
潇湘晨报 on MSN1 天
“品游山西” 感受千年古城的传承与创新古城是会呼吸的历史,也是时代的见证者。漫步古城,这里的街道保留着完整的传统格局和独特的历史风貌,街道两侧,灰砖木门的店铺古色古香,身着各式古代服饰的游客们穿梭其间,尝美食、看非遗,衣袂飘飘,与古城相映成趣。“伴游机器人”平稳驶过古城的青石板路,3D灯 ...
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文物保护工程部主任刘雪刚汗如雨下,一颗心悬到了嗓子眼。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吊车,不断用对讲机喊话,指挥驾驶员将铁构件一块块吊起,再像搭积木一样缓缓装回原位,“生怕出一点差错”。
据介绍,贵州财经大学将非遗传承创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该校艺术学院大漆艺术工作室自2022年创办以来,吸引了环境设计、汉语言文学、经济学等专业学生及泰国、越南、老挝等国留学生参与。在专业导师和民间工艺大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系统学习漆艺知识与技能,不断探 ...
12 小时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沉睡两千年的炭化简重现墨迹2023年3月,一批来自河北定州市的炭化汉简抵达荆州文保中心文物保护修复部,其状态触目惊心——通体乌黑酥脆,仿佛一触即散的焦炭。当时连国内顶尖专家都摇头:“炭化简就是文物‘癌症晚期’。” ...
当地时间7月8日,四川省和中国驻塞舌尔大使馆共同主办的“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中国(四川)—塞舌尔文旅合作交流会在塞舌尔首都维多利亚市隆重举行。中塞双方文旅、教育、医疗、经贸等各界代表约160人参会,进一步深化四川与塞舌尔各领域的互利合作。
“推开非遗之门·走近在地文化”行动开启:传统技艺焕新传承,非遗,红绿彩,传承人,非遗传承,瓷雕,竹编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