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八十年星火不灭,英烈忠魂从未远离。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我们追寻哈尔滨的红色印记。这些承载着血与火的地标,将英烈忠魂转化为城市血脉中的精神火炬,在新时代新征程燃烧不息,照亮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都市零距 ...
202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8月1日,哈尔滨市党史纪念馆、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李兆麟将军纪念馆联合开展“红星闪闪放光彩”庆“八一”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活动,来自第60中学、阳明小学、红岩小学的20名青少年学生共赴爱国主义教育“沉浸课堂 ...
历史中常埋藏着令人惊诧的谜题:大明王朝坐拥亿兆黎庶,而关外那支被称为“后金”的满洲军队,初起时不过区区数万壮丁。可这悬殊的比例,却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王朝的崩塌。为何?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14年抗战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为取得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党的领导下,东北地区率先实践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早在东北实践,有利于更加客观认识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科学回应毛主席强调的“三大法宝之首”,肯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从抗战时期的油印机轰鸣,到“四普”中的激光扫描,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刻下新的时代坐标——它不仅是“永不消逝的总指挥部”,更是“永远传承的红色基因”载体,在岁月流转中持续传递着跨越时空的信仰力量。
“中共满洲省委是1927年10月至1936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机关由沈阳迁往哈尔滨,因斗争和安全需要,省委机关驻地曾多次改换,而如今保留完整和考证确凿的,只有原小戎街2号(今光芒街40号)这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