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近日,有网友发布在云南大理洱海边游玩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小路旁的树木结了巨大蜘蛛网,蜘蛛网上有密密麻麻的蜘蛛。该网友在评论区表示,视频拍摄于去年10月份前后,拍摄地在洱海边上的才村。7月29日,大理镇才村村委会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
该店店主名叫吴兴帅,他告诉新黄河记者,迄今为止,他捡垃圾的累计天数已超过900天。同时,他还发起了“垃圾换咖啡”的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来捡垃圾的人越来越多,咖啡也越换越多,但垃圾越来越少。”他的做法得到了游客的支持,也在互联网上引发关注,有网 ...
通过不懈努力,近十年洱海水质稳定保持优良水平,没有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曾经一度消失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重现洱海。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成功入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见成效典型案例和水利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由州洱海管理局开发建设的数字洱海监管服务 ...
大理洱海因其状似人耳,风浪大如海,故取名为 “洱海”,白语叫洱海为 “杲”,直译汉语就是海。汉语对洱海的称谓,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称做叶榆泽, ...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成为大理市保护湿地的源源动力。守了洱海10年的严炳其感触颇深。“以前守着1.5公里的岸线,光打捞水草一天得有一吨多,从早忙到晚;现在负责的岸线有7公里,但水草一天最多也就捞一两百公斤。”严炳其说,“守护好湿地,才有美丽的山水,才有 ...
洱海,作为澜沧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通过西洱河与漾濞江直接连通,最终汇入澜沧江。它不仅是大理的生命之源,更是紧密连接澜沧江生态脉络的关键节点。然而,岁月流转间,碧波也曾蒙尘,污染问题一度成为洱海之痛,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面对污染的严峻挑战,大理政府毅然踏上治理之路。划定“三线”、生态搬迁、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污水截流……多措并举之下,洱海清澈重现。从洱海之畔的生态廊道,到洱源湿地里的海菜花海,大理以 ...
位于苍山脚下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因水体清澈、光照充足而盛产海菜花。洱海水面常年浮动着繁星般的白色花朵。这种小白花就是海菜花,其对水质极度敏感,因“水清则盛,水污则败”的特性被誉为“水质试金石”。 通过多年保护治理,洱海水质逐年向好,海菜花成片盛放于洱海。近日,中新社记者从洱源当地了解到,通过深水海菜花种植的试验和示范,洱源县的海菜花种植面积在3000亩,产量稳定在每亩1.6吨至1.8吨, ...
中新网云南新闻8月1日电 (陆希成)近日,2025年“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云南大理营在大理开营。来自美国、西班牙、俄罗斯、法国、加拿大和德国的60名华裔青少年及带队老师齐聚苍山洱海之畔,开启中华文化溯源之旅。
一咖啡店推出“垃圾免费咖啡” 环保行动引发关注!在大理洱海旁,一家名为“理记先生”的咖啡店因其独特的“捡垃圾换咖啡”活动而走红。店主吴兴帅来自哈尔滨,2018年带着第一桶金来到大理创业,但以失败告终。然而,他在大理的经历让他决定留下来生活。2021年 ...
夕阳照在湖面,清风拂过,洱海轻漾微波,成片的海菜花摇曳。晚饭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滩地管理员严炳其带着孙子漫步在洱海生态廊道,自在惬意。 当地时间7月24日,在津巴布韦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上,大理市被授牌为“国际湿地城市”,也是云南首个“国际湿地城市”。
7月24日上午,天朗气清,洱海生态廊道以澄澈的湖水与24℃的清凉微风,迎来了一支特殊的国际访客——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援外培训项目“塞内加尔新闻官员与记者研修班”成员,“生态文明课”在洱海边开堂。从阳南溪入口到龙龛码头,参访团或乘车或步行,在绿意盎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