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在《现代性与矛盾性》一书中,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将“异乡人”定义为一个身份不确定、精神疏离的“他者”。毕加索,这位在法国生活了近70年的西班牙移民,无疑是这种身份的典型代表。1900年,年仅19岁的他豪情满怀来到巴黎,但很快发现,作为外来者,他 ...
这部1996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拯救毕加索》(Surviving ...
在艺术史上,很多功成名就都是延迟发生的:艺术家生前穷困潦倒、寂寂无闻,死后声名显赫、流芳百世。这类艺术家包括约翰内斯·维米尔、文森特·梵高和保罗·高更等。正因如此,也有了“苦难人生成就永恒艺术”之类的说法。
毕加索的名字,早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代名词。他以惊人的创造力和颠覆传统的艺术手法,在绘画、雕塑、陶艺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无数传世经典。为带来本次特展,盐城市美术馆策展团队筹备近三年,与海内外多家知名博物馆、艺术机构反复沟通、精心策划,策展人亲赴西班牙实地采访 ...
毕加索(Pablo Picasso)这个名字可能人们并不陌生。这位西班牙20世纪最著名的画家可以说是现代艺术的鼻祖。 然而,朵拉·玛尔(又译多拉·玛尔 ...
毕加索(Pablo Picasso)不仅在西方家喻户晓。而且在东方,这位西班牙大师也受到尊崇,人们对他的喜爱经久不衰。亚洲旅客纷纷涌向西方的博物馆 ...
本报讯(记者 刘佳)7月17日,“潮汐的刻度——欧洲艺术巨匠版画珍品展”在三亚CBD文物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展览精选达利、毕加索、梵高、夏加尔等8位艺术大师的103幅珍贵版画作品,让观众在经典与现代的艺术碰撞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从马拉加的一句偶得,到两岸艺术家的心灵共鸣,毕加索带给我的灵感,冥冥中促成了这次跨越海峡的诗画奇缘。而这幅猫画所展现的,不仅是精湛的艺术造诣,更是中华文化血脉相连的生动写照。它提醒我们:在艺术的世界里,没有海峡的阻隔,只有心灵的相通。正如画中那只凝视远方的猫,我们共同守望着中华文化的星空,以诗画续写两岸交流的新篇章。
显而易见, 毕加索的画中从不缺“女人”。 有人说,毕加索把 爱过他的所有女人都变成了天价名画,也有人说,是这些 女人缔造了大师毕加索。 “创造来源于热情,热情来源于爱情” 确实,他也曾亲口说 “创造来源于热情,热情来源于爱情”。
6月15日,“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品源自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这些作品流传有序,大多来自 ...
毕加索《梳妆的女人们》 油画布上的纸本水粉与图案墙纸拼贴 1937-38 巴黎 冬 毕加索曾说过:“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文。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他著名的作品《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中,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都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让拼贴艺术真正火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