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俗话说“连中三元”,这是指考生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都能夺得第一名,也就是解元、会元和状元,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在清代也只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此外,“传胪”是另一个与进士有关的术语,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皇帝主持的进士录取公布仪式,称为传胪大典;二是指二甲的第一名,或者殿试的第四名,也称为传胪,然而后者的含义并不重要,甚至不如二甲的最后一名有分量。
自魏晋时期起,中央政府在选拔官员方面一直采用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地方权贵的子弟们来补充官员队伍,导致许多缺乏真才实学的人获得了官位。这些权贵的子弟在朝堂上往往无所作为,甚至有一些人还对百姓施加了恶劣影响,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困扰。为了改变这种现 ...
关于守山阁的确切位置,金山朋友还有不同说法。蒋志明教授认为是在秦望山西五百米处,山塘河港边上孔家阙的月亮湾,最后的钱氏后裔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迁出,守山阁应该在那里。区博物馆王斌、陈吉馆员根据刘承干《守山阁丛书序》中的一句话:钱熙祚“构宗祠于其麓,并建 ...
电影《长安的荔枝》以其独到的视角,将读者带入大唐天宝年间那个运送荔枝的故事中。故事的主人公李善德为了完成将岭南新鲜荔枝在贵妃寿宴之时运抵长安的任务,踏上了一段充满艰辛与挑战的旅程。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李廷机) 李廷机,顺天府乡试第一名,后来参加会试,又得了第一名,殿试的时候运气稍微差了一点,第二,成为了榜眼。
"有这么一位“新杭州人”,虽是一名少年天才,但直到41岁,不惑之年时才取得功名,当上状元!他,便是张九成。别看他41岁才“出名”,经历倒是很传奇,后来还因为和秦桧不对付,一再被贬。但张九成也就是用半生蛰伏与自己的传奇经历,在西湖烟雨与朝堂风云间,刻下 ...
8月14日,2025年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结营仪式,台湾学子们在会上真诚分享了各自的感受,诸多体验也让台生们印象深刻,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行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分享给台湾亲友。
中国自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年)才废除,1300年来出产过592名状元。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有传成绩不是第一,却因名字取得好而被慈禧选中成为状元,成为“第一人中最后人”。
微信公众平台 on MSN7 天

强大自己(深度好文)

什么是家风? 家是家庭,风是风气。一家之风,世代相传。 清朝的张澍在《姓氏寻源》说: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一个人最早的教育,来自家庭。而性格的养成,更在于长辈的言传身教。 家风,是一个家庭最贵的财产。 01 好 ...
因为微信推荐机制的更改如果您喜欢敝号请进入敝号页面点亮“星标”这样不会错过好文推荐文/广成子李氏朝鲜向明朝学习,无可避免地堕落为朝鲜古王朝中最垃圾的一朝,但因为朝鲜社会更有力量,有很多学得不到位之处,这本是李氏朝鲜比明朝优越的地方,但李朝儒生受较为费拉的程朱理学洗脑,不以此为荣,反而把一些跟明朝相似 ...
1069 年的礼部考试中,主考官吕惠卿将一个鼓吹新法的考生——叶祖洽评为第一名。作为“考试编排官”(负责编排合格举人名次等)的苏轼却坚决反对。他认为这种文章谄媚皇帝,应该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