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俗话说“连中三元”,这是指考生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都能夺得第一名,也就是解元、会元和状元,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在清代也只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此外,“传胪”是另一个与进士有关的术语,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皇帝主持的进士录取公布仪式,称为传胪大典;二是指二甲的第一名,或者殿试的第四名,也称为传胪,然而后者的含义并不重要,甚至不如二甲的最后一名有分量。
自魏晋时期起,中央政府在选拔官员方面一直采用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地方权贵的子弟们来补充官员队伍,导致许多缺乏真才实学的人获得了官位。这些权贵的子弟在朝堂上往往无所作为,甚至有一些人还对百姓施加了恶劣影响,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困扰。为了改变这种现 ...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李廷机) 李廷机,顺天府乡试第一名,后来参加会试,又得了第一名,殿试的时候运气稍微差了一点,第二,成为了榜眼。
关于守山阁的确切位置,金山朋友还有不同说法。蒋志明教授认为是在秦望山西五百米处,山塘河港边上孔家阙的月亮湾,最后的钱氏后裔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迁出,守山阁应该在那里。区博物馆王斌、陈吉馆员根据刘承干《守山阁丛书序》中的一句话:钱熙祚“构宗祠于其麓,并建 ...
电影《长安的荔枝》以其独到的视角,将读者带入大唐天宝年间那个运送荔枝的故事中。故事的主人公李善德为了完成将岭南新鲜荔枝在贵妃寿宴之时运抵长安的任务,踏上了一段充满艰辛与挑战的旅程。
8月14日,2025年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结营仪式,台湾学子们在会上真诚分享了各自的感受,诸多体验也让台生们印象深刻,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行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分享给台湾亲友。
中国自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年)才废除,1300年来出产过592名状元。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有传成绩不是第一,却因名字取得好而被慈禧选中成为状元,成为“第一人中最后人”。
1069年5月,34岁的苏轼第一次和王安石发生冲突。 王安石推动教育改革,要从科举考试中废除诗赋,这一政策是当时士大夫们的共识,反对者只有苏轼和刘攽(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二人。 苏轼为什么要反对呢?是因为苏轼是著名诗人,属于“既得利益者”吗?
4 天
纵览新闻 on MSN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丨河头老街 ...
河头老街,因位于煤河、唐津运河两条人工运河的河头而得名。史料记载,百年前“老河头”千帆辐辏、商旅如云。为让盛景重现,当地文旅部门和相关企业,在原有商业街区基础上打造了河头老街。
6 天
人民网 on MSN百组亲子家庭“博状元”
该活动由市妇联主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城厢区妇联联合承办,旨在传承状元文化,营造家庭互动温馨氛围,同时聚集夜间人气,带动广场周边商圈消费,为夜间经济注入新活力。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