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2年岁末,哈佛大学伦理学教授桑德尔站在北京大学百周年大讲堂的舞台上对着2000多名青年人一遍遍用英语大声发问:What money can’t buy?(金钱不 ...
今年3月,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受邀来到北京,3天时间里,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进行了4场讲座。72岁的桑德尔受到了年轻学子们的热烈欢迎。在北大演讲现场,学生们拿着不同版本的《公正(Justice)》讲稿,准备演讲结束后找桑德尔签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拿《公正》练习英语 ...
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Sandel),美国哲学家,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社群主义代表人物。坚持批判自由主义的个人观,反思公共生活与公民问题,被《外交政策》评选为“全球杰出思想家”之一。致力于通识教育理念,他的公开课《公正》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累计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代表作 ...
今年3月,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受邀来到北京,3天时间里,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进行了4场讲座。72岁的桑德尔受到了年轻学子们的 ...
桑德尔梳理了美国18世纪以来的政治话语,使我们看到重视“德行”、“公民德行”一直是美国重要的政治思考方式。 如梅森说“如果德行是共和国至关重要的原则,那么没有节俭、正直、严格的道德,共和国就不可能长期存在”,本杰明·富兰克林更说道“只有有德行的民族,才能获得自由”。
李泽厚比较欣赏桑德尔非学院化的语言来讲述伦理学问题,“深入浅出地触及要害,虽然在理论上并无原创。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桑德尔是根据两百多年美国历史和现状,举例论证他的观点,中美在这两方面差异都很大,我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逐一讨论他那许多例证和问题。”所以《回应桑德尔及 ...
这次,李泽厚扯着桑德尔的衣襟到中国大学来开坛传道,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李泽厚搭借桑德尔顺风车,到中国大学讲坛传播他的“道德经”,这一 ...
桑德尔毕竟是个职业素养高超的教授,他不把个人的立场强加给学生,而是挑动学生自己去思考、权衡各种理论之间的冲突与共识,还设计了那些让 ...
桑德尔教授讲座图。本文来源: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本账号接受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迈克尔·桑德尔:人工智能的伦理3月11日 ...
“桑德尔对罗尔斯笔下的原子式个人大加批驳。在他看来,原子式的个人是不存在的,个体必定受到共同体的形塑,并对后者承担义务,而这种义务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