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全球经济活动的衡量标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将进行更新。 ⑵ 此次更新将更全面地纳入新兴技术、数字服务和无形资产,以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 ⑶ 一个关键变化是,某些加密资产将被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被归类为“非生产非金融资产”。 ⑷ 尽管加密资产在全球资产中的占比相对较小,但其对金融稳定、税收和监管的影响不容忽视。 ⑸ ...
在2023年12月28日,合锻智能(603011)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安徽监管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经查明,公司存在应收票据会计确认计量不准确、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治理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等违规行为。
海洋资源要素供给能力稳步增强。全国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同比增长25.2%,项目涉及投资额超5000亿元。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16.9%,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99.4%、2.2%。“蓝色粮仓”建设扎实推进,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海洋资源要素供给能力稳步增强。全国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同比增长25.2%,项目涉及投资额超5000亿元。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16.9%,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99.4%、2.2%。“蓝色粮仓”建设扎实推进,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2018年我国首次正式发布“三新”经济增加值数据,近年来这一数据逐年上升,2022年首次突破20万亿元。同时“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是逐年增加,从2017年的15.7%,到2018年突破16%,2020年超过17%,2024年超过18%,这说明了什么?“三新”经济蕴含着哪些潜力和机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魏琪嘉对此进行解读。
人民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现价计算),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294.0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69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277.33亿元,增长5.6%。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28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引导全系统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全力以赴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主持会议,部领导叶民、熊继军、谢远生、张建民 ...
7月24日,市经济信息委发布消息称,即日起工信部组织开展本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将面向国内307家工业企业实施节能诊断、产品碳足迹核算、企业碳排放核算,其中我市有20家企业参加此次“体检”。
《警示函》显示,经查,生物股份及相关责任人存在多项违规行为。一是研发费用资本化核算不准确。2023年公司个别研发项目尚未达到资本化时点,相关支出通过计入“开发支出”科目进行资本化。二是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依据不准确。公司在核算对国亦生命科技(廊坊临空自贸区)有限公司和北京久阳智慧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收益时,根据被投资单位母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计算。三是诉讼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在2023年年报“或有事 ...
什么值得买社区频道 on MSN7 天
生产成本核算,为什么总算不准?
很多制造企业都有这个困扰: 做了十几批订单,毛利怎么核都对不上; 同一个产品,报出来的成本前后差了好几块钱。 很多企业的生产成本,只能估,不能算。 表面看,是财务出不了准数,深层看,是整个企业的“产、供、销、财、人”流程出了问题。 这一篇,我们就来聊清楚: 为什么生产成本总算不准?根子在哪?又该怎么破?生产管理系统 很多企业是“项目式”生产,客户定制多,方案经常改。 但设计改了,BOM没同步更新, ...
本研究针对全球农产品贸易中的碳泄漏问题,创新性地结合投入产出 (IO)分析与生命周期评价 (LCA)方法,量化了2014-2018年巴西各州向中国出口大豆的隐含碳排放。结果显示马托格罗索等三大主产州贡献了53.6%的碳排放,包含土地利用变化的累计排放达7310万吨,为构建可持续农产品供应链提供了区域精准调控依据。